鄂清1号配套系选育的评价与利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主要测定性状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前言 | 第12页 |
2 国内外猪配套系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配套系的发展 | 第12-13页 |
·国内配套系的发展 | 第13页 |
3 清平猪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状况 | 第13-14页 |
4 分子标记在猪育种及配套系选育种的应用 | 第14-18页 |
·相关分子标记 | 第14-17页 |
·ESR基因 | 第14-15页 |
·FSHβ基因 | 第15-16页 |
·H-FABP基因 | 第16页 |
·Leptin基因 | 第16-17页 |
·标记辅助选择(MAS)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3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试剂 | 第19-21页 |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实验所需试剂 | 第20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0-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新清平猪母系的选育 | 第21页 |
·鄂清1号商品猪性能测定 | 第21页 |
·鄂清1号商品猪胴体性状测定 | 第21-23页 |
·活体测膘与肌内脂肪含量分析 | 第21-23页 |
·屠宰测定前处理 | 第23页 |
·屠宰测定方法 | 第23页 |
·鄂清1号商品肌肉品质性状测定 | 第23-24页 |
·测定前处理 | 第23-24页 |
·测定方法 | 第24页 |
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相关性状分子标记检测 | 第24-30页 |
·血液中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血液采取 | 第24页 |
·DNA提取(酚仿抽提法) | 第24-25页 |
·组织(耳组织)中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DNA的提取结果检测与浓度测定 | 第26页 |
·鄂清1号母系选育分子标记检测 | 第26-28页 |
·PCR扩增结果检测 | 第27-28页 |
·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PCR-RFLP酶切分型 | 第28页 |
·鄂清1号商品猪肉质性状分子标记检测 | 第28-30页 |
·PCR扩增结果检测 | 第29页 |
·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PCR-RFLP酶切分型 | 第29-30页 |
4 数据统计与处理分析 | 第30-31页 |
·母系选育 | 第30页 |
·配套系商品猪性能测定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57页 |
1 试验结果 | 第31-44页 |
·猪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1页 |
·母系选育三个候选基因的PCR与酶切分型结果 | 第31-34页 |
·ESR基因的PCR扩增结果与酶切分型结果 | 第31-32页 |
·FSHβ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32-33页 |
·Hal基因的PCR扩增结果与酶切分型结果 | 第33-34页 |
·配套系商品猪三个候选基因的PCR与酶切分型结果 | 第34-40页 |
·H-FABP基因5'上游区PCR与酶切分型结果 | 第34-35页 |
·H-FABP基因第2内含子PCR与酶切分型结果 | 第35-38页 |
·Leptin基因PCR与酶切分型结果 | 第38-39页 |
·Hal基因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商品猪生长性状测定结果数据 | 第40-41页 |
·商品猪屠宰性状测定结果 | 第41-44页 |
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57页 |
·母系选育繁殖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 第44-48页 |
·配套系商品猪与肌内脂肪相关的基因效应分析 | 第48-57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小结 | 第57-61页 |
1 母系选育的结果讨论 | 第57-58页 |
2 商品猪相关分子检测结果讨论 | 第58-59页 |
3 配套系各组合测定结果讨论 | 第59页 |
4 小结 | 第59页 |
5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