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渔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李渔小说版本梳理 | 第9页 |
二、李渔小说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李渔生平研究 | 第10页 |
(二)对李渔小说作品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对李渔小说理论的研究 | 第11页 |
(四)李渔小说作品 | 第11页 |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本文创新点 | 第11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李渔小说人物形象系列论 | 第12-26页 |
一、女性形象论 | 第12-20页 |
(一)追求婚恋自由的女性形象 | 第12-15页 |
(二)有谋略的才女形象 | 第15-17页 |
(三)妒妇形象 | 第17页 |
(四)媒婆形象 | 第17-19页 |
(五)其他女性形象 | 第19-20页 |
二、男性形象论 | 第20-26页 |
(一)风流才子形象 | 第21页 |
(二)淡泊宁静的隐士形象 | 第21-23页 |
(三)为富不仁的财主形象 | 第23页 |
(四)皇帝和官吏形象 | 第23-25页 |
(五)其他男性形象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李渔小说个体人物形象举隅 | 第26-33页 |
一、着意维护女性地位的淳于氏 | 第26-27页 |
二、为被爱而爱的能红和刘藐姑 | 第27-29页 |
三、厚颜无耻的瞿佶 | 第29-30页 |
四、任性自私的屠珍生 | 第30页 |
五、介于隐与仕之间的顾呆叟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李渔小说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蕴探微 | 第33-47页 |
一、从女性形象看李渔小说体现的女性观和婚恋观 | 第33-40页 |
(一)开明进步的观念 | 第33-38页 |
(二)保守落后的观念 | 第38-40页 |
二、从男性形象看李渔小说体现的处世观和吏治思想 | 第40-47页 |
(一)处世观 | 第41-44页 |
(二)吏治思想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李渔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方法 | 第47-55页 |
一、人物形象的对比与衬托 | 第47-49页 |
(一)人物外貌的对比与衬托 | 第47-48页 |
(二)人物言行的对比与衬托 | 第48-49页 |
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 第49-50页 |
三、心理描写 | 第50-53页 |
(一)具象性心理描写 | 第51页 |
(二)分析性心理描写 | 第51-53页 |
(三)替代性心理描写 | 第53页 |
四、背景人物的捆绑式呈现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