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选题背景及理论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师范教育课程缺乏实践 | 第11页 |
| ·数学师范教育要配合基础教育改革 | 第11-12页 |
| ·新时期的师范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走向融合 | 第12页 |
| 2 主要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教学实践能力理论总结 | 第12-13页 |
| ·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 ·与数学教学实践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 | 第14页 |
| ·与研究方法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 | 第14-15页 |
| 3 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 第15-18页 |
| ·研究介绍 | 第15页 |
| ·研究问题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创新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 二、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 第18-45页 |
| 1 温州大学师范生教学实践体系概况 | 第18-19页 |
| 2 来自实习学校学生的反馈 | 第19-24页 |
|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 第20页 |
| ·调查的基本内容 | 第20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3页 |
| ·关于教学态度的反馈 | 第20-21页 |
| ·关于教学基本素质的反馈 | 第21页 |
| ·关于授课技能的反馈 | 第21-22页 |
| ·关于班级管理方面 | 第22-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3 来自数学实习生的反馈 | 第24-29页 |
|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 第24页 |
| ·调查的基本内容 | 第24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 ·实习基本信息的调查分析 | 第24-25页 |
| ·实习中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 第25-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4 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途径的调查分析 | 第29-35页 |
| ·温州大学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途径调查分析 | 第29-30页 |
| ·跟参考文献的比照分析 | 第30-34页 |
| ·两种结果 | 第30-32页 |
| ·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5 数学师范生对教学实践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 第35-43页 |
| ·数学师范生对实习的意见及建议 | 第35-41页 |
| ·对意见及建议的比照分析 | 第41-43页 |
| ·小结 | 第43页 |
| 6 总结 | 第43-45页 |
| 三、优秀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研究 | 第45-66页 |
| 1 课内型教学实践能力发展案例研究 | 第45-52页 |
| ·案例:我的师范技能成长过程 | 第45-47页 |
| ·课内型案例分析 | 第47-52页 |
| ·数学专业知识的促进作用 | 第47-49页 |
| ·微格教学是“转折点” | 第49-50页 |
| ·师范教学技能比赛训练是“强心剂” | 第50-51页 |
| ·“小教师”对教学经验的传导作用 | 第51页 |
| ·实习使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升华 | 第51-52页 |
| 2 课外型教学实践能力发展案例研究 | 第52-57页 |
| ·案例:关于教学能力的发展途径 | 第52-54页 |
| ·用动机理论分析课外型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 第54-57页 |
| 3 数学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案例研究 | 第57-65页 |
| ·案例:收获与心得 | 第57-61页 |
| ·案例分析 | 第61-63页 |
| ·对数学教学原则的解读 | 第61-62页 |
| ·数学师范生如何发展教学实践能力 | 第62-63页 |
| ·教师性格基础 | 第63-64页 |
| ·“模板学习”影响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 | 第64-65页 |
| 4 案例研究总结 | 第65-66页 |
| 四、建议及展望 | 第66-70页 |
| 1 规范化制度化的组织管理 | 第66-67页 |
| 2 提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 第67-69页 |
| 3 提高数学师范生的数学理解水平 | 第69页 |
| 4 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A | 第72-74页 |
| 附录 B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硕士期间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