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26页 |
| ·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发展 | 第13-17页 |
| ·制动防抱系统 ABS | 第13页 |
| ·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 | 第13-14页 |
| ·电子稳定控制 ESC | 第14-17页 |
| ·ESC 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0-26页 |
| ·研究热点和难点 | 第21-22页 |
| ·液压仿真技术的研究方法与现状 | 第22-24页 |
| ·本文研究基础 | 第24-26页 |
| 第2章 ESC 液压执行单元关键零部件的功能与结构设计 | 第26-46页 |
| ·ESC 液压执行单元的结构和液压工作原理 | 第26-31页 |
| ·ABS 的增压功能 | 第27页 |
| ·ABS 的保压功能 | 第27页 |
| ·ABS 的减压功能 | 第27-28页 |
| ·ESC 的增压功能 | 第28-29页 |
| ·ESC 的保压功能 | 第29页 |
| ·ESC 的减压功能 | 第29-30页 |
| ·单向阀的功能 | 第30-31页 |
| ·ESC 的液压零部件设计 | 第31-32页 |
| ·主动增压相关零部件的功能与结构设计 | 第32-45页 |
| ·无背压条件下主动增压的理论分析 | 第34-36页 |
| ·吸入阀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第36-38页 |
| ·泵的结构参数和功能设计 | 第38-39页 |
| ·泵的弹簧振子系统回位能力及共振分析 | 第39-40页 |
| ·流量分析和电机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第40-42页 |
| ·其他零部件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3章 ESC 液压执行单元在 AMESIM 下的仿真模型 | 第46-77页 |
| ·ESC 液压制动系统数学物理模型 | 第46-59页 |
| ·节流器模块数学物理模型 | 第46-48页 |
| ·电磁阀模块数学物理模型 | 第48页 |
| ·蓄能器模块数学物理模型 | 第48-49页 |
| ·柱塞泵模块数学物理模型 | 第49-52页 |
| ·管路模块数学物理模型 | 第52-54页 |
| ·制动主缸模块数学物理模型 | 第54-56页 |
| ·制动轮缸模块数学物理模型 | 第56-57页 |
| ·单向阀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57-59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 第59-75页 |
| ·仿真模型与参数选择 | 第59-63页 |
| ·ABS 功能动态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 第63-70页 |
| ·ESC 功能动态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 第70-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4章 高频 PWM 控制下的高速开关阀研究 | 第77-103页 |
| ·高速开关阀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80-82页 |
| ·高速开关阀的电磁场分析 | 第82-89页 |
| ·电磁场基本方程分析 | 第82-83页 |
| ·电磁场有限元模型 | 第83-86页 |
|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 | 第86-89页 |
| ·高速开关阀的流场分析 | 第89-95页 |
| ·高速开关阀阀腔流场几何模型 | 第90-91页 |
| ·流场有限元模型 | 第91-93页 |
|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 | 第93-95页 |
| ·高速开关阀在 Simulink 中的仿真模型 | 第95-102页 |
| ·Simulink 模型 | 第95-97页 |
| ·仿真结果 | 第97-100页 |
| ·高速开关阀的高频 PWM 控制的改进 | 第100-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5章 ESC 液压执行单元试制和实验验证 | 第103-125页 |
| ·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台上的实验 | 第104-114页 |
| ·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台的结构与系统框架 | 第104-105页 |
| ·主动增压仿真实验结果 | 第105-107页 |
| ·对比实验分析 | 第107-110页 |
| ·高频 PWM 控制下的高速开关阀作为限压阀时的实验 | 第110-114页 |
| ·实车实验 | 第114-124页 |
| ·实车实验条件 | 第114-115页 |
| ·实验结果 | 第115-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 结论 | 第125-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 致谢 | 第133-13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