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0.2 选题背景意义 | 第14-15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0.3.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5-16页 |
0.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6-17页 |
0.4 论文框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0.4.1 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O.4.2 论文框架思路 | 第18页 |
O.4.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综述 | 第19-31页 |
1.1 "规制"、"政府规制"概念与基本特征 | 第19-23页 |
1.1.1 相关学科对规制的定义 | 第19-23页 |
1.1.2 规制的基本特征 | 第23页 |
1.2 政府规制理论述评 | 第23-28页 |
1.2.1 公共利益理论 | 第24页 |
1.2.2 部门利益理论 | 第24-25页 |
1.2.3 政府规制失灵理论 | 第25-28页 |
1.3 简短评论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政府规制要素结构条件下政府与企业互动关系分析 | 第31-49页 |
2.1 从政府规制的目标看政企互动关系需要 | 第33-34页 |
2.2 从政府规制的内容与方式看政企互动关系需要 | 第34-40页 |
2.2.1 广义的政府规制内容 | 第34-35页 |
2.2.2 狭义的政府规制内容 | 第35-37页 |
2.2.3 政府规制的方式 | 第37-39页 |
2.2.4 政府规制的内容和方式是企业参与政府规制的现实要求 | 第39-40页 |
2.3 从政府规制的效果看政企互动关系需要 | 第40-44页 |
2.3.1 政府规制失灵的原因 | 第40-43页 |
2.3.2 政府规制失灵要求企业参与政府规制,建立政企互动关系 | 第43-44页 |
2.4 从政府规制的周期看政企互动关系需要 | 第44-45页 |
2.5 政府规制的良性运行必然要求政府与企业建立互动的关系 | 第45-49页 |
第三章 企业对政府规制的能动反应分析 | 第49-64页 |
3.1 从企业本质分析企业特征 | 第50-51页 |
3.2 企业的政府规制需求是其能动反应的前提 | 第51-55页 |
3.2.1 从企业起源分析企业的政府规制需求 | 第51页 |
3.2.2 从企业演进分析企业的政府规制需求 | 第51-52页 |
3.2.3 从企业与环境关系分析企业的政府规制需求 | 第52-54页 |
3.2.4 从现代规制起源分析企业的政府规制需求 | 第54-55页 |
3.3 企业对政府规制能动反应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型 | 第55-61页 |
3.3.1 企业对政府规制能动反应的理论基础 | 第55-57页 |
3.3.2 企业对政府规制能动反应的基本模型 | 第57-61页 |
3.4 企业对政府规制能动反应的类型 | 第61-62页 |
3.5 "政府公关"是企业对政府规制能动反应的行为方式 | 第62-64页 |
第四章 企业的政府公关行为及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规制环境 | 第64-89页 |
4.1 政府公关与企业寻租 | 第64-67页 |
4.1.1 关于企业寻租的有关理论和现实特点 | 第64-66页 |
4.1.2 政府公关的基本概念及与企业寻租的异同 | 第66-67页 |
4.2 国外企业的政府公关方式 | 第67-71页 |
4.2.1 政治游说 | 第67-68页 |
4.2.2 间接院外活动 | 第68-70页 |
4.2.3 政治捐款 | 第70-71页 |
4.2.4 与政治人物建立私人关系 | 第71页 |
4.3 跨国公司对政府公关的经验分析 | 第71-75页 |
4.3.1 拜会政府和部门领导人 | 第72-73页 |
4.3.2 支持和响应中国政府的重要活动和政策 | 第73-74页 |
4.3.3 广泛进行社会赞助,支持公益事业 | 第74-75页 |
4.3.4 改善与地方政府关系 | 第75页 |
4.4 企业政府公关的原则及我国企业的政府公关行为方式 | 第75-79页 |
4.4.1 政府公关的一般原则 | 第75-77页 |
4.4.2 对我国企业政府公关行为方式的原则建议 | 第77-79页 |
4.5 构建适宜我国企业政府公关行为的政府规制环境 | 第79-89页 |
4.5.1 我国政府规制环境现有问题分析 | 第79-84页 |
4.5.2 加快我国政府规制改革,为构建适宜企业政府公关的政府规制环境创造条件 | 第84-89页 |
结束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