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5页 |
| ·血吸虫概述 | 第15-18页 |
| ·血吸虫的分类和生活史 | 第15页 |
| ·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 | 第15-16页 |
| ·我国血吸虫病的治理 | 第16页 |
| ·血吸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幼虫巨大致死基因(Lgl) | 第18-22页 |
| ·Lgl基因与果蝇 | 第19页 |
| ·Lgl基因的功能 | 第19-20页 |
| ·Lgl基因与细胞极性 | 第20-21页 |
| ·Lgl基因与增殖 | 第21页 |
| ·Lgl基因与分化 | 第21-22页 |
| ·Lgl基因与入侵和转移 | 第22页 |
| ·Lgl基因与人类肿瘤 | 第22页 |
| ·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应用 | 第22-24页 |
| ·RNA干扰(RNAi)技术 | 第22-23页 |
| ·生物质谱技术 | 第23-24页 |
|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SjLgl基因的可变剪接分析 | 第25-31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 ·生物材料 | 第25页 |
| ·生化试剂 | 第25页 |
| ·实验步骤 | 第25-27页 |
| ·22天成虫虫体收集 | 第25页 |
| ·提取全虫可溶性蛋白 | 第25-26页 |
| ·SDS-PAGE检测全虫蛋白 | 第26页 |
| ·westernblot检测SjLGL蛋白 | 第26-27页 |
| ·质谱 | 第27页 |
|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 ·western blot | 第27页 |
| ·质谱 | 第27-29页 |
| ·讨论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SjLgl基因RNA干扰对卵胚孵化的影响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生物材料 | 第31页 |
| ·生化试剂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 ·dsRNA小分子的合成 | 第31页 |
| ·长期RNA干扰 | 第31-32页 |
| ·分期RNA干扰 | 第32页 |
| ·实时定量PCR验证 | 第32-34页 |
| ·肝脏虫卵计数及孵化率计算 | 第34页 |
| ·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 ·RNA体内长期干扰对虫体所产虫卵孵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 ·RNA体内分期干扰对虫体所产虫卵孵化的影响 | 第35页 |
| ·RNA体内干扰对虫体SjLgl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日本血吸虫SjLGL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 第38-52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 ·生物材料 | 第38页 |
| ·生化试剂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5页 |
| ·rSjLGL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38-40页 |
| ·rSjLGL蛋白的纯化 | 第40-41页 |
| ·DNA疫苗的制备 | 第41-44页 |
| ·小鼠蛋白免疫保护试验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 | 第45-50页 |
| ·SjLgl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及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5-46页 |
| ·SjLg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6-47页 |
| ·rSjLGL免疫小鼠后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 | 第47-49页 |
| ·免疫保护效果 | 第49-50页 |
| ·讨论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日本血吸虫rSjGALE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 第52-59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 ·生物材料 | 第52页 |
| ·生化试剂 | 第52-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 ·rSjGALE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53-54页 |
| ·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 | 第54页 |
| ·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第54页 |
| ·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 | 第54页 |
| ·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 ·重组蛋白rSjGALE原核表达纯化及抗原性分析 | 第54-56页 |
| ·动物免疫保护试验 | 第56页 |
| ·血清抗体水平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