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效温度法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徐变效应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混凝土结构徐变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徐变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特点分析 | 第22-42页 |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及其效应 | 第22-37页 |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效应 | 第22-23页 |
·线性徐变理论和叠加原理 | 第23-25页 |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计算方法 | 第25-37页 |
·当前徐变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3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的等效温度计算法 | 第42-60页 |
·等效温度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计算模型 | 第43-49页 |
·等效温度法计算公式 | 第43-47页 |
·徐变模型的选取 | 第47-48页 |
·弹性模量的选取 | 第48-49页 |
·模型验证 | 第49-60页 |
·算例一 | 第49-51页 |
·算例二 | 第51-55页 |
·算例三 | 第55-60页 |
4 工程实例分析 | 第60-90页 |
·工程实例介绍 | 第60-63页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60-62页 |
·施工方案 | 第62-63页 |
·工程实例有限元模型 | 第63-64页 |
·结构单元划分 | 第63-64页 |
·结构计算模型 | 第64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90页 |
·悬臂施工阶段计算 | 第65-83页 |
·合拢后计算 | 第83-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作者简历 | 第98-10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