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 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引起关注 | 第9页 |
(二) 治理义务教育择校政策——分析的切入点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 义务教育 | 第11页 |
(二) 义务教育择校 | 第11-12页 |
(三) 政府 | 第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关于义务教育择校政策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关于政府的教育职能研究 | 第13-14页 |
(三)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论 | 第14页 |
五、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择校治理政策文本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一、义务教育的公共性 | 第16-18页 |
(一) 公共性 | 第16页 |
(二) 义务教育的公共性 | 第16-18页 |
二、教育的公共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一)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二) 义务教育的公共治理 | 第19页 |
三、文本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择校治理政策文本分析的操作步骤 | 第21-42页 |
一、研究策略的有关解释 | 第21-23页 |
(一) 政策文本的选取原则 | 第21页 |
(二) 政策文本的选取步骤 | 第21-22页 |
(三) 政策文本的获得 | 第22-23页 |
二、政策文本的初步分析 | 第23-25页 |
(一) 颁布文本的数量与政府换届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二) 颁布文本的部门统计 | 第24-25页 |
(三) 颁布文本的主题统计 | 第25页 |
三、编码分析 | 第25-42页 |
(一)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相关政策文本的一级编码 | 第26-35页 |
(二)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相关政策文本的二级编码 | 第35-40页 |
(三)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相关政策文本的三级编码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择校治理政策文本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42-46页 |
一、治理态度层面 | 第42-45页 |
(一) 重视程度逐步加深 | 第42-43页 |
(二) 政府控制程度逐渐加强 | 第43页 |
(三) 政府承认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伴随着教育改革而出现 | 第43-44页 |
(四) 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认识的转变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呈正相关性 | 第44-45页 |
二、治理方式层面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改进我国择校治理政策的反思与建议 | 第46-50页 |
一、择校治理政策失效之反思 | 第46-48页 |
(一) 市场失灵 | 第46-47页 |
(二) 政策失效 | 第47-48页 |
二、义务教育的公共治理建议 | 第48-50页 |
(一) 政策制定方面 | 第48-49页 |
(二) 政策执行方面 | 第49页 |
(三) 政策监督方面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