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太阳)方言单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22页 |
| (一) 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 (二) 高安地理历史概况 | 第12-13页 |
| 1. 高安地理人口概况 | 第12页 |
| 2. 高安历史概况 | 第12-13页 |
| (三) 高安方言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 1. 高安方言在赣方言的归片和内部分区 | 第14-15页 |
| 2. 高安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15-16页 |
| 3. 高安话变调的研究 | 第16-17页 |
| 4. 高安方言词汇的研究 | 第17页 |
| 5. 高安方言与《中原音韵》 | 第17-19页 |
| (四) 汉语声调实验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五)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 一、高安(太阳)方言语音系统 | 第22-29页 |
| (一) 高安(太阳)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22-24页 |
| 1. 声母 | 第22页 |
| 2. 韵母 | 第22-23页 |
| 3. 声调 | 第23页 |
| 4. 声韵配合关系 | 第23-24页 |
| 5. 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24页 |
| 6. 同音字表(见附录二) | 第24页 |
| (二) 语音特点 | 第24-29页 |
| 1. 声母特点 | 第24-26页 |
| 2. 韵母特点 | 第26-28页 |
| 3. 声调特点 | 第28-29页 |
| 二、声调实验操作说明 | 第29-34页 |
| (一)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29-30页 |
| 1. 声调承载段的确定 | 第29页 |
| 2. 基频归一方法的选择 | 第29-30页 |
| (二) 实验步骤 | 第30-34页 |
| 1. 实验材料(制定发音字表) | 第30-33页 |
| 2. 录音 | 第33页 |
| 3. 语音分析 | 第33-34页 |
| 三、高安(太阳)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 | 第34-42页 |
| (一) 高安(太阳)方言单字调音高实验 | 第34-38页 |
| 1. 单字调基频平均值和调型分析 | 第34-36页 |
| 2. 单字调的基频归一和调值分析 | 第36-38页 |
| (二) 高安(太阳)方言单字调时长实验 | 第38-41页 |
| 1. 单字调时长均值和标准差 | 第39页 |
| 2. 单字调相对时长 | 第39-40页 |
| 3. 单字调调值和调长结合作图 | 第40-41页 |
| (三) 小结 | 第41-42页 |
| 四、高安(太阳)方言双字调声学实验 | 第42-79页 |
| (一) 高安(太阳)方言双字调音高实验 | 第43-69页 |
| 1. 中重型双字调音高实验 | 第43-60页 |
| 2. 重轻型双字调音高实验 | 第60-69页 |
| (二) 高安(太阳)方言双字调时长实验 | 第69-76页 |
| 1. 中重型双字调时长 | 第69-73页 |
| 2. 重轻型双字调时长 | 第73-76页 |
| (三)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附录一 声韵调配合关系表 | 第83-101页 |
| 附录二 同音字汇 | 第101-12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121页 |
| 后记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