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贸易开放影响环境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第1章 导论第17-2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1页
   ·研究思路第21-22页
     ·理论研究思路第21页
     ·实证研究思路第21-22页
   ·研究框架第22-23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3-27页
     ·研究方法第23-27页
     ·创新之处第27页
   ·存在的不足第27-29页
第2章 贸易与环境领域研究状况第29-43页
   ·主要计量指标第29-30页
   ·数据的选取和规范化处理第30页
   ·实证分析与讨论第30-34页
     ·共被引矩阵第30-31页
     ·聚类分析第31-32页
     ·战略坐标分析第32-34页
   ·贸易的碳排放效应研究现状第34-43页
     ·贸易开放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第35-37页
     ·贸易含碳量研究第37-39页
     ·二氧化碳排放责任的分担机制第39-41页
     ·有关中国贸易的碳排放效应的研究评述第41-43页
第3章 贸易开放对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3-65页
   ·环境外部性与国际贸易第43-47页
     ·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第43-45页
     ·环境外部性与国际贸易第45-47页
   ·考虑环境因素的贸易福利分析第47-50页
   ·贸易开放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第50-56页
     ·基本设定第51-52页
     ·成本最小化决策第52-53页
     ·碳排放的决定第53-56页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56-65页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第57页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解释第57-65页
第4章 我国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的关系第65-80页
   ·我国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的描述性分析第65-70页
     ·我国贸易开放的现状第65-68页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分析第68-70页
   ·我国贸易开放与碳排放的内在依存关系第70-78页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第70-71页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第71-73页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73-74页
     ·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第74-78页
   ·结论第78-80页
第5章 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贸易开放的碳排放效应分析第80-98页
   ·东、中、西三大区域对外贸易与碳排放比较第80-84页
     ·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第80-81页
     ·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特征第81-84页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第84-86页
     ·模型设定第84-85页
     ·数据说明第85-86页
   ·实证分析第86-96页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86-87页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第87-88页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88页
     ·实证模型的估计第88-96页
   ·结论第96-98页
第6章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工业行业贸易开放的碳排放效应第98-120页
   ·模型及数据来源第98-103页
     ·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第98-101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第101-103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03-118页
     ·工业各部门碳排放系数分析第103-106页
     ·总贸易含碳量分析第106-108页
     ·贸易含碳量的行业分析第108-113页
     ·我国贸易含碳量的主要流向第113-118页
   ·结论第118-120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120-129页
   ·结论第120-122页
   ·政策建议第122-129页
附录第129-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52-15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藻光合作用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一藻胆体的组装机制及功能调节
下一篇:中国沿海海龟的种类和分布的初步调查及惠东国家级海龟保护区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