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海龟的种类和分布的初步调查及惠东国家级海龟保护区的综合评价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6页 |
1 海龟 | 第12-16页 |
·棱皮龟 | 第12-13页 |
·玳瑁 | 第13-14页 |
·绿海龟、蠵龟和太平洋丽龟 | 第14-16页 |
2 海龟资源现状 | 第16-18页 |
·海龟的分布 | 第16-17页 |
·海龟资源变化 | 第17-18页 |
3 海龟濒危的因素 | 第18-20页 |
·直接捕捞 | 第18-19页 |
·渔业误捕 | 第19页 |
·海洋污染物与疾病 | 第19页 |
·产卵沙滩退化 | 第19-20页 |
·海龟自身生理特性 | 第20页 |
4 国际社会的重视 | 第20-21页 |
5 海龟保护方法 | 第21-26页 |
·标志和卫星跟踪定位 | 第22-23页 |
·人工移植 | 第23页 |
·稚龟培育 | 第23-24页 |
·其他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中国沿海海龟的种类和初步调查 | 第26-3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问卷调查 | 第27-29页 |
·误捕或搁浅记录搜集 | 第29页 |
·GIS的应用 | 第29-30页 |
3 调查结果 | 第30-38页 |
·问卷调查结国 | 第30-32页 |
·调查地点的分布 | 第30-32页 |
·不同种海龟看到的概率 | 第32页 |
·不同种海龟误捕或搁浅记录 | 第32-33页 |
·五种海龟的GIS分布图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惠东国家级海龟保护区的综合评价 | 第38-60页 |
1 引言 | 第38-40页 |
·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 第38-39页 |
·我国保护区建设成果 | 第39页 |
·我国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9-40页 |
2 惠东国家级海龟保护区的概况 | 第40-43页 |
·保护区发展历程 | 第41页 |
·保护区工作 | 第41-43页 |
3 研究目的 | 第43页 |
4 保护区评价指标 | 第43-45页 |
5 评价方法 | 第45-51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5页 |
·评价步骤 | 第45-51页 |
6 评价结果 | 第51-57页 |
·不同层次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52-54页 |
·各个评价指标赋分 | 第54-56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56-57页 |
7 结论 | 第57-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目录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