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2页 |
ABSTRACT | 第12-18页 |
符号说明 | 第18-21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第21-45页 |
·藻胆体 | 第21-38页 |
·藻胆体的结构 | 第21-23页 |
·藻胆体的主要组分——藻胆蛋白 | 第23-26页 |
·藻胆蛋白中的色素基团——藻胆素 | 第26-28页 |
·藻胆体的重要组分——连接蛋白 | 第28-31页 |
·藻胆体的能量传递 | 第31-32页 |
·藻胆体的分子结构 | 第32-34页 |
·藻胆体在类囊体表面的排布 | 第34-38页 |
·蓝藻和红藻中类囊体膜的超分子结构 | 第34-36页 |
·藻胆体在类囊体表面的排布 | 第36-38页 |
·藻胆体的荧光动力学 | 第38-40页 |
·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 | 第38-39页 |
·蓝藻和红藻藻胆体的荧光动力学研究 | 第39-40页 |
·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 第40-43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点 | 第40-42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简介 | 第42-43页 |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43-45页 |
·立题依据 | 第43-44页 |
·研究内容 | 第44-45页 |
第二章 单细胞蓝藻的FRAP研究 | 第45-63页 |
·引言 | 第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5-51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45-46页 |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4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6-48页 |
·藻株的培养 | 第48页 |
·藻胆体及藻胆体.类囊体膜的提取 | 第48-49页 |
·FRAP样品的制备 | 第49-50页 |
·FRAP实验 | 第50页 |
·FRAP实验的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61页 |
·天然状态下蓝藻细胞的荧光恢复 | 第51-53页 |
·戊二醛固定后蓝藻细胞的荧光恢复 | 第53-55页 |
·离体藻胆体和藻胆体-类囊体膜的荧光恢复 | 第55-58页 |
·FRAP实验的定量分析 | 第58-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三章 丝状蓝藻的FRAP研究 | 第63-79页 |
·引言 | 第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3-6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63页 |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63-6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64-66页 |
·藻株的培养 | 第66页 |
·全细胞悬液的吸收光谱检测 | 第66页 |
·藻胆体及藻胆体-类囊体膜的提取 | 第66页 |
·FRAP样品的制备 | 第66页 |
·FRAP实验 | 第66-67页 |
·FRAP数据处理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7页 |
·两株丝状蓝藻的藻胆蛋白组成分析 | 第67-68页 |
·天然状态下蓝藻藻丝的荧光恢复 | 第68-70页 |
·戊二醛固定后蓝藻藻丝的荧光恢复 | 第70-72页 |
·离体藻胆体和藻胆体.类囊体膜的荧光恢复 | 第72-76页 |
·FRAP实验的定量分析 | 第76-77页 |
·讨论 | 第77-79页 |
第四章 蓝藻pfam00427结构域与藻胆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79-107页 |
·引言 | 第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9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79-80页 |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80-8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1-82页 |
·培养基 | 第82-83页 |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 | 第83页 |
·藻株与菌株的培养 | 第83页 |
·C-PC(αβ)单体的纯化 | 第83-85页 |
·GST-pfam00427突变体的构建 | 第85-90页 |
·GST-pfam00427突变体的分离纯化 | 第90-91页 |
·GST pull-down研究pfam00427结构域同C-PC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91-9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5页 |
·pfam00427-C-PC(αβ)_6七聚体对接模型 | 第93-96页 |
·GST pull-down方法检测pfam00427结构域与C-PC的相互作用 | 第96-101页 |
·pfam00427-C-PC(αβ)_6七聚体的最终模型及实验验证 | 第101-103页 |
·藻胆体杆结构的精细组装模型 | 第103-105页 |
·讨论 | 第105-107页 |
第五章 蓝藻pfam00502结构域的结晶及优化 | 第107-118页 |
·引言 | 第10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2页 |
·表达质粒和菌株 | 第107-108页 |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108页 |
·主要仪器设备与耗材 | 第108-109页 |
·培养基 | 第109页 |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 | 第109页 |
·apo-pfam00502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109-110页 |
·PCB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110页 |
·PCB-pfam00502蛋白的重组及纯化 | 第110-111页 |
·PCB-pfam00502蛋白的Zn~(2+)电泳检测 | 第111-112页 |
·蛋白晶体的培养及优化 | 第11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7页 |
·apo-pfam00502的表达和纯化 | 第112-114页 |
·apo-pfam00502蛋白的结晶 | 第114-115页 |
·PCB-pfam00502蛋白的重组和纯化 | 第115-116页 |
·PCB-pfam00502蛋白的结晶 | 第116-117页 |
·讨论 | 第117-118页 |
全文总结与课题展望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2页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以及获奖情况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附录 | 第134-143页 |
附件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