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延公路膨胀性软岩滑坡抗滑桩桩土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意义和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膨胀性软岩工程特性研究 | 第13-14页 |
·抗滑桩设计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抗滑桩桩土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2章 新岩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 第21-2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页 |
·地形地貌 | 第21页 |
·地层岩性 | 第21-24页 |
·地质构造 | 第24-25页 |
·水文地质 | 第25-26页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26-27页 |
·地震 | 第27-28页 |
第3章 新岩滑坡现状 | 第28-41页 |
·新岩滑坡概况 | 第28-30页 |
·裂隙特征 | 第30-36页 |
·路堤南侧边坡坡脚裂隙 | 第31-33页 |
·路堤的北侧边坡坡脚裂隙 | 第33-35页 |
·路堤南侧路肩裂隙 | 第35-36页 |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第36-38页 |
·成因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滑坡治理设计研究 | 第41-52页 |
·抗滑桩设计 | 第41-45页 |
·概述 | 第41页 |
·抗滑桩内力计算 | 第41-43页 |
·抗滑桩验算 | 第43-45页 |
·桩土作用机理 | 第45-50页 |
·桩间土拱效应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桩后土拱效应机理分析 | 第47-49页 |
·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过程分析 | 第49-50页 |
·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50-52页 |
第5章 桩土效应分析 | 第52-73页 |
·数值模拟软件 FLAC3D | 第52-54页 |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第54-56页 |
·抗滑桩桩土效应研究 | 第56-61页 |
·土拱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61-71页 |
·内聚力对土拱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内摩擦角对土拱影响分析 | 第63-66页 |
·桩土接触面对土拱影响分析 | 第66-68页 |
·桩间距对土拱影响分析 | 第68-69页 |
·膨胀力对土拱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