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 研究趋势 | 第12-13页 |
一、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13-21页 |
(一) 大学生就业观的相关范畴 | 第13-14页 |
1、 就业 | 第13-14页 |
2、 大学生就业观 | 第14页 |
3、 大学生就业观与就业的关系 | 第14页 |
(二)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14-21页 |
1、 重城市轻农村 | 第14-15页 |
2、 重稳定轻创业 | 第15-17页 |
3、 重国有轻民营 | 第17页 |
4、 重仕途轻基层 | 第17-18页 |
5、 重白领轻蓝领 | 第18-19页 |
6、 重体面轻实际 | 第19页 |
7、 重实惠轻发展 | 第19-21页 |
二、 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1-28页 |
(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 第21页 |
(二) 职业、行业差别的存在 | 第21-24页 |
(三) 地区差别的存在 | 第24页 |
(四) 国家政策不完善 | 第24-26页 |
1、 政府忽略了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 第24页 |
2、 缺乏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全民参与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 | 第24-25页 |
3、 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完善,宏观调控有待加强 | 第25页 |
4、 国家经费投入相对较少 | 第25-26页 |
(五) 传统观念影响 | 第26-28页 |
1、 历史观念影响 | 第26页 |
2、 家庭观念影响 | 第26-28页 |
三、 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就业观 | 第28-39页 |
(一) 国家层面 | 第28-30页 |
1、 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 第28-29页 |
2、 鼓励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就业 | 第29页 |
3、 鼓励科研项目和骨干企业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 第29页 |
4、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 第29页 |
5、 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 | 第29-30页 |
6、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 第30页 |
7、 建立和完善苦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 | 第30页 |
(二) 高校教育层面 | 第30-32页 |
1、 转变工作观念,改变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 第30-31页 |
2、 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 第31页 |
3、 开创办学新思路,加强校企联合 | 第31-32页 |
(三) 大学生自身层面 | 第32-39页 |
1、 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 | 第32页 |
2、 完善自我 | 第32-34页 |
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第34-35页 |
4、 学会适应角色转换 | 第35-36页 |
5、 了解就业市场,把握就业信息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