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初中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20页 |
(一) 新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 | 第13-15页 |
(二) 选题依据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 文献法 | 第18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3. 访谈法 | 第19-2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0-29页 |
(一) 教师职业道德政策和规范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3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3-26页 |
(三)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6-29页 |
三、 锦州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 第29-39页 |
(一) 整体状况呈良好态势 | 第29-31页 |
1. 正确认识师德的本质和要求 | 第29-30页 |
2. 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良好 | 第30-31页 |
3. 教师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相关师德规范 | 第31页 |
(二) 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 第31-39页 |
1. 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 第32-33页 |
2. 教师缺乏师生平等观念 | 第33-34页 |
3. 教师重智育轻德育 | 第34-35页 |
4. 教师收受财物现象比较严重 | 第35-37页 |
5. 教师缺乏自身发展理念 | 第37-39页 |
四、 锦州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分析 | 第39-51页 |
(一) 宏观政策与制度层面 | 第39-42页 |
1. 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缺乏专业性 | 第39-40页 |
2. 教师待遇缺乏保障 | 第40页 |
3. 考试制度缺乏灵活性 | 第40-41页 |
4. 教师从业资格审查缺乏规范性 | 第41-42页 |
(二) 社会背景层面 | 第42-44页 |
1. 市场经济背景导致的问题 | 第42-43页 |
2. 传统观念所导致的问题 | 第43-44页 |
(三) 学校管理层面 | 第44-46页 |
1. 校风建设和班级管理缺乏实效 | 第44-45页 |
2. 师德评价和考核模式形式化 | 第45-46页 |
3. 奖惩制度功利化 | 第46页 |
(四) 学生与家长层面 | 第46-50页 |
1. 学生漠视教师师德失范行为 | 第47页 |
2. “问题学生”引起师德失范行为 | 第47-48页 |
3. 家长不当言行助长教师失范行为 | 第48-50页 |
(五) 教师自身层面 | 第50-51页 |
1. 缺乏继续学习自觉性 | 第50页 |
2. 缺乏师德问题的反思 | 第50-51页 |
3. 缺乏自身道德素质的建设 | 第51页 |
五、 锦州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解决对策 | 第51-67页 |
(一) 政策制度层面 | 第51-55页 |
1. 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应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 | 第51-52页 |
2. 建立健全教师待遇保障制度 | 第52-54页 |
3. 改革考试制度合理分配资源 | 第54页 |
4. 规范教师从业资格准入制度 | 第54-55页 |
(二) 社会背景层面 | 第55-58页 |
1. 加强新时期教师师德建设 | 第55-56页 |
2. 宣传正确教师观 | 第56-58页 |
(三) 学校建设层面 | 第58-61页 |
1. 建设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 | 第58-59页 |
2. 优化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模式 | 第59-60页 |
3. 将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目标 | 第60-61页 |
(四) 学生与家长层面 | 第61-64页 |
1. 加强学生对师德行为的监督能力 | 第61-62页 |
2. 教师应对“问题学生”给予更多关注 | 第62-63页 |
3. 抵制和杜绝家长的不当行为 | 第63-64页 |
(五) 教师自身层面 | 第64-67页 |
1. 强化教师终身学习意识 | 第64-65页 |
2. 提倡教师进行“师德反思”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注释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