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5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概述 | 第15-18页 |
1 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界定 | 第15-16页 |
2 学术道德与学术不端、学术腐败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8-24页 |
1 抄袭剽窃,重复发表 | 第18-19页 |
2 泡沫学术,浪费资源 | 第19-21页 |
3 学术贿赂,权钱交易 | 第21页 |
4 假冒伪造,实验数据造假 | 第21-22页 |
5 政治权力控制学术权力,学术权力沦为政治权力附庸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 第24-28页 |
1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对高校的危害 | 第24-25页 |
·败坏学风,误导高校学生,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第24页 |
·影响学术发展的方向及速度 | 第24-25页 |
·影响高校声誉,导致全社会精神危机 | 第25页 |
2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 第25-26页 |
·破坏公平正义,挫伤学者创新能力 | 第25-26页 |
·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26页 |
3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对学者本人的危害 | 第26-28页 |
·学者丧失原创动力 | 第26-27页 |
·危害学者自身前途 | 第27-28页 |
第五章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1 学术道德教育的不足 | 第28-30页 |
·高校忽视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 第28-29页 |
·部分高校教师个人学术修养不高,对学生的指导不够 | 第29-30页 |
·高校学生自身的学习目的不纯,缺乏科学精神 | 第30页 |
2 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学术管理制度不科学 | 第30-31页 |
3 高校学术监督机制、学术不端惩罚制度不完善 | 第31-33页 |
第六章 防治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对策 | 第33-45页 |
1 深化高校内部学术道德教育,强化学者学术道德意识 | 第33-36页 |
·深化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 | 第33页 |
·深化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方法 | 第33-36页 |
·强化学者道德自律,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 | 第34-35页 |
·加强高校学术不端的耻感教育,培养学者学术良知 | 第35-36页 |
2 重视学术规范教育,培养新人科学精神 | 第36-40页 |
·重视高校学生学术规范教育,引领学者为国为民奉献聪明才智 | 第36-38页 |
·重视学术新人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者学术道德修养 | 第38-39页 |
·用科学精神指引高校学术研究的长远发展 | 第39-40页 |
3 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监督、处罚制度,加强学者及学生的制度认知教育 | 第40-45页 |
·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监督、处罚制度 | 第40-43页 |
·加强学者及学生对学术评价、监督、处罚制度的认知教育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