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压电材料的介绍和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钛酸钡无铅压电陶瓷 | 第12-14页 |
| ·BaTiO_3的晶体结构 | 第12-13页 |
| ·BaTiO_3陶瓷的介电和压电性能 | 第13-14页 |
| ·BaTiO_3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高居里温度BaTiO_3基压电陶瓷制备研究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研究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案 | 第17-31页 |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1页 |
|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31页 |
| ·原材料的制备 | 第21-24页 |
| ·陶瓷样品的制备 | 第24-26页 |
| ·材料性能的分析与测试 | 第26-31页 |
| 第三章 应力与钛酸钡居里温度关系的理论模型 | 第31-41页 |
| ·钛酸钡的热力学理论 | 第31-33页 |
| ·居里温度的应力效应理论模型 | 第33-36页 |
| ·压电系数的应力效应物理模型 | 第36-38页 |
| ·应力对钛酸钡复合陶瓷的影响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钛酸钡陶瓷的低温烧结及其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41-44页 |
| ·玻璃粉体的合成及分析 | 第41-43页 |
| ·BaTiO_3粉体的制备 | 第43页 |
| ·陶瓷样品的制备 | 第43-44页 |
| ·陶瓷样品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44-50页 |
| ·密度测试 | 第44-47页 |
| ·物相分析 | 第47-48页 |
| ·介电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48-50页 |
| ·Mn掺杂对钛酸钡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钛酸钡--氧化锆复合陶瓷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5-65页 |
| ·钛酸钡--氧化锆复合陶瓷的设计 | 第55页 |
| ·钛酸钡--氧化锆复合陶瓷的制备 | 第55-57页 |
| ·Y-ZrO_2粉体的合成及分析 | 第55-57页 |
| ·BaTiO_3--ZrO_2复合陶瓷的制备 | 第57页 |
| ·钛酸钡--氧化锆复合陶瓷性能研究 | 第57-63页 |
| ·烧结温度对BaTiO_3--ZrO_2复合陶瓷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氧化锆的含量对BaTiO_3--ZrO_2复合陶瓷居里温度的影响 | 第59-62页 |
| ·玻璃的不同组分对BaTiO_3--ZrO_2复合陶瓷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六章 Bi、Cu共掺杂的钛酸钡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5-81页 |
| ·烧结工艺研究 | 第65-66页 |
| ·固相法(Ba_(1-2x)Bi_(2x))(Cu_xTi_(1-x))O_3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6-70页 |
| ·样品制备 | 第66-67页 |
| ·性能分析 | 第67-70页 |
| ·液相法(Ba_(1-2x)Bi_(2x))(Cu_xTi_(1-x))O_3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70-78页 |
| ·样品制备 | 第70-73页 |
| ·烧结温度对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73-74页 |
| ·烧结温度对物相的影响 | 第74-75页 |
| ·介电和压电性能分析 | 第75-78页 |
| ·本章小节 | 第78-81页 |
| 第七章 (Ba_(1-2x)Bi_(2x))(Cu_xTi_(1-x))O_3--ZrO_2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81-85页 |
| ·Y2O3-ZrO_2-TiO2粉体的合成及分析 | 第81-82页 |
| ·(Ba_(1-2x)Bi_(2x))(Cu_xTi_(1-x))O_3--ZrO_2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分析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3-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