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寨科油区注水开发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技术现状 | 第8-9页 |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页 |
·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 第8-9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第二章 西区寨科油区地质研究及三维地质建模 | 第11-32页 |
·研究区基本地质特征 | 第11-25页 |
·地质概况 | 第11-12页 |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第12-19页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19-21页 |
·油藏特征 | 第21-25页 |
·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25-30页 |
·数据准备 | 第26页 |
·网格系统及构造模型 | 第26-27页 |
·沉积微相模型 | 第27页 |
·储层属性模型 | 第27-30页 |
·储量估算 | 第30-32页 |
·储量计算方法 | 第30页 |
·地质储量计算结果 | 第30-31页 |
·模型粗化输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西区寨科油区注水开发基本特征 | 第32-48页 |
·生产开发概况 | 第32-34页 |
·油井开发概况 | 第32-33页 |
·水井开发概况 | 第33-34页 |
·开发动态特征分析 | 第34-44页 |
·油井见效特征 | 第34-39页 |
·油井见水特征 | 第39-43页 |
·地层压力与分布规律分析 | 第43-44页 |
·水驱开发效果分析 | 第44-48页 |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第44-45页 |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第45页 |
·存水率与水驱指数 | 第45-46页 |
·体积波及系数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西区寨科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第48-76页 |
·典型区块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与生产历史拟合 | 第48-57页 |
·模型的初始化 | 第48-49页 |
·三维网格模型与属性模型 | 第49-51页 |
·油藏生产历史拟合 | 第51-57页 |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57-63页 |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 第57页 |
·剩余油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 | 第57-61页 |
·压力分布特征 | 第61-63页 |
·注采井网优化模拟论证 | 第63-65页 |
·合理注采强度模拟论证与优化 | 第65-68页 |
·开发层系优化论证 | 第68-70页 |
·开发方案的调整 | 第70-73页 |
·分层系开发 | 第70-71页 |
·完善注采井网 | 第71-72页 |
·油井增产措施 | 第72-73页 |
·数值模拟论证方案预测 | 第73-7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认识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