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钻井工程论文--钻井理论论文

泥页岩的水化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井壁稳定的力学研究第8页
     ·泥页岩稳定的化学因素研究第8-9页
     ·泥页岩稳定的力学与化学耦合研究第9-10页
     ·泥页岩水化作用机理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技术创新第12-13页
第二章 泥页岩的组构特征和物理特征第13-24页
   ·泥页岩的成岩第13-14页
   ·泥页岩的组成及构造第14-17页
     ·泥页岩组成第14-15页
     ·泥页岩结构及颗粒间的连接力第15-17页
   ·泥页岩水化作用机理研究第17-19页
     ·表面水化第17-18页
     ·离子水化第18页
     ·渗透水化第18页
     ·泥页岩水化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8-19页
   ·泥页岩的物理特征第19-24页
第三章 井壁稳定力学与化学耦合研究第24-37页
   ·泥页岩和钻井液的相互作用第24-25页
   ·水化效应模型第25-27页
   ·井壁围岩吸水规律第27-28页
   ·泥页岩的水化膨胀应变第28-29页
   ·泥页岩材料的力学参数随其含水量的变化第29页
   ·在水化作用下井眼围岩的应力计算第29-32页
     ·井眼围岩应力计算第29-30页
     ·计算示例第30-32页
   ·水化应力确定方法第32-34页
   ·水化应力测量实验方法第34-35页
     ·排液法第34-35页
     ·应变片法第35页
     ·改进应变片法第35页
   ·泥页岩水化作用实验研究现状第35-37页
第四章 水化作用对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第37-50页
   ·泥页岩井壁稳定性研究第37-42页
     ·水化前井壁稳定力学模型第37-40页
     ·水化/力学作用耦合分析模型第40-42页
   ·水化前后井壁围岩应力分布及其力学性能参数第42-46页
     ·水化后井眼围岩应力计算第42-46页
   ·泥页岩井壁稳定岩石破坏准则第46-47页
     ·剪切破坏强度判断依据第46-47页
     ·拉伸破坏强度判断依据第47页
   ·泥页岩井壁地层坍塌、破裂压力的确定第47-50页
     ·井壁围岩最初破坏位置的确定第47-49页
     ·泥页岩井壁坍塌压力及破裂压力数值的确定第49-50页
第五章 应用实例分析第50-55页
   ·井壁含水率分布规律第50-51页
   ·泥页岩地层吸水后井眼周围的应力分布规律第51-53页
   ·泥页岩水化坍塌压力计算分析验证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2页
详细摘要第62-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区寨科油区注水开发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在塔里木碳酸盐岩超深水平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