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体系分析与有利目标区带预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7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4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1页 |
·地层 | 第17-20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层序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 | 第21-32页 |
·层序划分和界面特征 | 第21-25页 |
·体系域划分及其对比 | 第25-28页 |
·层序结构及其内部特征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展布 | 第32-59页 |
·沉积相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 第32-43页 |
·层序-体系域的沉积构成 | 第43-46页 |
·主要砂体的地震沉积学分析 | 第46-56页 |
·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 | 第56-59页 |
第四章 物源体系探讨 | 第59-72页 |
·利用野外露头分析物源体系 | 第59-60页 |
·利用地层倾角测井分析物源 | 第60-62页 |
·利用重矿物、岩石成分成熟度分析物源 | 第62-71页 |
·利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反射结构结合分析物源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 第72-85页 |
·古构造地貌恢复方法 | 第72-75页 |
·主要层序发育期的古构造地貌特征 | 第75-77页 |
·古构造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 第77-85页 |
第六章 有利目标区带预测 | 第85-89页 |
·主力烃源岩的分布 | 第85-86页 |
·有利目标区带预测 | 第86-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附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