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探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7-8页 |
2 研究现状、不足 | 第8-9页 |
3 主要内容 | 第9页 |
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9-11页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提出 | 第11-18页 |
·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 | 第11页 |
·现实前提:对时代主题和发展趋势的判定 | 第11-13页 |
·提出演变过程 | 第13-18页 |
·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理论 | 第13-15页 |
·江泽民的“多样性”思想 | 第15-16页 |
·胡锦涛的“和谐世界”思想 | 第16-18页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8-31页 |
·“主权、安全、利益三位一体”的战略基础 | 第18-20页 |
·国家的主权不容侵犯 | 第18页 |
·国家安全地位要不断上升 | 第18-19页 |
·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 | 第19-20页 |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决策 | 第20-23页 |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原则的提出 | 第21-22页 |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 | 第22-23页 |
·“互利共赢”与“世界多样性”的国际价值观 | 第23-25页 |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 第23页 |
·“世界多样性”的外交思想 | 第23-25页 |
·“和谐世界”的战略新主张 | 第25-27页 |
·政治上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 | 第26页 |
·经济上要互相合作、优势互补 | 第26页 |
·文化上要互相借鉴、求同存异 | 第26页 |
·安全上要互相信任、加强合作 | 第26-27页 |
·环保上要互相帮助、合力推进 | 第27页 |
·“文化软实力”与“发展国际形象”的战略新理念 | 第27-31页 |
·“文化软实力”在中国的发展 | 第28-29页 |
·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 第29-31页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特点和意义 | 第31-36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特点 | 第31-34页 |
·批判继承与与时俱进的结合 | 第31-32页 |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 | 第32-33页 |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 | 第33-34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意义 | 第34-36页 |
·理论意义 | 第34页 |
·现实意义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