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7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合作制度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 政府如何扶持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3. “农超对接”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4. 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论文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 论文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1. 牧民经济合作组织 | 第17页 |
2. 政府行为 | 第17-18页 |
(二) 政府行为研究的一般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 治理理论 | 第19-21页 |
3. 第三部门理论 | 第21-23页 |
二、内蒙古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 第23-33页 |
(一) 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优势 | 第23-26页 |
1. 改善了畜产品供给状况 | 第23-24页 |
2. 提善了牧民收入水平 | 第24页 |
3. 提高了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 第24-25页 |
4. 更有效地连接大市场 | 第25页 |
5. 优化了牧区生产结构 | 第25-26页 |
6. 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第26页 |
7. 牧区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 第26页 |
(二) 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 第26-33页 |
1. 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不高 | 第26-29页 |
2. 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运营机制不够完善 | 第29-33页 |
三、内蒙古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一) 缺少政策扶持行为,对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外部发展环境优化不足 | 第33页 |
(二) 缺少规范引导行为,对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结构优化不足 | 第33-34页 |
(三)缺少统筹协调行为,在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与政府及其他组织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 第34-36页 |
四、完善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36-42页 |
(一) 强化政策扶持行为,优化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外部发展环境 | 第36-37页 |
1. 财政政策方面 | 第36页 |
2. 金融政策方面 | 第36-37页 |
(二) 强化规范引导行为,完善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机构建设 | 第37-39页 |
1. 建立健全成员股金制度 | 第37-38页 |
2. 建立健全经济合作组织的治理结构 | 第38页 |
3. 完善合作组织的利益分配制度 | 第38页 |
4. 实现产业化经营 | 第38-39页 |
(三) 强化统筹协调行为,在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形成良性的关系 | 第39-42页 |
1. 加强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功能目标建设,提升决策参与的驱动力 | 第39页 |
2. 改善政府与合作组织的关系 | 第39-40页 |
3. 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树立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威信力 | 第40页 |
4. 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 | 第40页 |
5. 加强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资源建设,提升参与政府决策的能力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