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文章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6页 |
1. 文章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文章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概述 | 第16-23页 |
(一)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特点 | 第16-17页 |
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第16-17页 |
2. 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 第17页 |
(二)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 第17-19页 |
1.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概念 | 第17-18页 |
2.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 | 第18-19页 |
3.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类型 | 第19页 |
(三)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理论依据及优势 | 第19-23页 |
1.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优势 | 第20-21页 |
3.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现状 | 第23-28页 |
(一)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1. 非政府组织的实力不断增强 | 第23页 |
2.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 第23-24页 |
(二) 非政府组织在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1. 实现官民沟通,促进社会和谐 | 第24页 |
2. 排解社会怨气,安抚民众情绪 | 第24-25页 |
3. 援助受害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 第25页 |
(三) 非政府组织在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中的参与方式 | 第25-28页 |
1. 非政府组织能够参与社会治理,避免非法竞争 | 第25-26页 |
2. 非政府组织能够参与社会监督,确保公平治理 | 第26页 |
3. 非政府组织能够参与协调纠纷,化解社会矛盾 | 第26-28页 |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 第28-32页 |
(一)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面临的困境 | 第28-30页 |
1.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独立性缺失 | 第28页 |
2.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能力欠缺 | 第28-29页 |
3.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效率低下 | 第29页 |
4.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感召力不足 | 第29-30页 |
(二)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面临困境的原因 | 第30-32页 |
1.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缺乏信任 | 第30页 |
2.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机制不完善 | 第30-31页 |
3.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中缺乏沟通 | 第31页 |
4. 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文化背景缺失 | 第31-32页 |
四、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32-33页 |
(一)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搭建利益诉求平台 | 第32页 |
(二) 规范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 第32-33页 |
五、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33-38页 |
(一) 加大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扶持力度 | 第33-35页 |
1. 正确看待非政府组织在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中的作用 | 第33页 |
2.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制度建设 | 第33-34页 |
3. 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相关法律 | 第34页 |
4. 加大对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财政支持 | 第34-35页 |
5. 加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中的合作 | 第35页 |
(二) 加强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的能力建设 | 第35-38页 |
1. 非政府组织应提高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能力 | 第35-36页 |
2. 非政府组织应提高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效率 | 第36-37页 |
3. 非政府组织应加强与公民社会的互动 | 第37页 |
4. 非政府组织应强化利益表达功能 | 第37页 |
5. 非政府组织应重视志愿者的作用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