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4 核心员工流失的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员工流失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马奇和西蒙模型 | 第11页 |
·普莱斯模型 | 第11页 |
·莫布雷中介链模型 | 第11-12页 |
·扩展的莫布雷模型 | 第12页 |
·核心员工流失的研究 | 第12-14页 |
·国外核心员工流失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核心员工流失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文献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核心员工流失的相关概述 | 第15-19页 |
1 核心员工的定义 | 第15-16页 |
·国外关于核心员工的定义 | 第15页 |
·国内关于核心员工的定义 | 第15-16页 |
2 核心员工的特征 | 第16-17页 |
3 核心员工流失的分类 | 第17页 |
4 核心员工的识别 | 第17-19页 |
·核心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区别 | 第17-18页 |
·核心员工与知识型员工的区别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分析 | 第19-28页 |
1 对企业的内在影响 | 第19-21页 |
·人力资源成本损失 | 第19页 |
·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 第19-20页 |
·企业竞争力下降 | 第20-21页 |
·破坏员工凝聚力 | 第21页 |
·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 | 第21页 |
2 对企业的外在影响 | 第21-22页 |
·增加企业竞争的外部压力 | 第21-22页 |
·损害企业形象和声誉 | 第22页 |
3 我国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现状的案例分析 | 第22-28页 |
·案例一: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第22-25页 |
·案例二:富维股份公司 | 第25-28页 |
第四章 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7页 |
1 社会因素影响 | 第28-29页 |
·宏观政策 | 第28页 |
·行业特点及企业性质 | 第28-29页 |
·劳动力市场 | 第29页 |
·企业间的人才争夺 | 第29页 |
2 企业因素影响 | 第29-34页 |
·企业内部体制影响 | 第29-31页 |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影响 | 第31-32页 |
·工作环境影响 | 第32-33页 |
·工作内容影响 | 第33页 |
·企业发展前景影响 | 第33-34页 |
·企业变革影响 | 第34页 |
3 个人因素影响 | 第34-37页 |
·压力影响 | 第34-35页 |
·家庭影响 | 第35页 |
·人口统计学因素 | 第35页 |
·人格影响 | 第35-37页 |
第五章 防范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对策 | 第37-43页 |
1 完善核心员工内部管理体制 | 第37-41页 |
·建立完善的招聘制度 | 第37页 |
·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 | 第37-38页 |
·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体制 | 第38-39页 |
·设计与执行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第39-40页 |
·制定科学的继任机制 | 第40-41页 |
2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第41-42页 |
3 建立核心员工管理信息系统 | 第42-43页 |
第六章 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后续管理 | 第43-46页 |
1 挽留申请离职的核心员工 | 第43页 |
·迅速反应并立即封锁消息 | 第43页 |
·挽留 | 第43页 |
2 做好核心员工离职的交接工作 | 第43-44页 |
3 离职核心员工关系管理 | 第44-46页 |
·重视离职员工的价值 | 第44页 |
·建立离职面谈制度 | 第44-45页 |
·与离职员工的保持长期联系 | 第45页 |
·建立积极有效的回聘机制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