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空空投多操纵面控制系统控制律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6-19页 |
| ·控制分配算法的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 ·控制分配技术的实际应用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超低空空投过程数学建模 | 第21-30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坐标系简介 | 第21-23页 |
| ·四个常用坐标系 | 第21-22页 |
| ·各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 | 第22-23页 |
| ·各姿态角之间的等价关系 | 第23页 |
| ·飞机-货物系统运动方程 | 第23-29页 |
| ·飞机质心运动学方程 | 第23-24页 |
| ·飞机姿态运动学方程 | 第24页 |
| ·飞机质心动力学方程 | 第24-25页 |
| ·货物质心动力学方程 | 第25-27页 |
| ·飞机姿态动力学方程 | 第27-28页 |
| ·货物姿态动力学方程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超低空空投段控制律设计 | 第30-48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飞行品质要求 | 第30-32页 |
| ·纵向飞行品质 | 第30-31页 |
| ·横侧向飞行品质 | 第31-32页 |
| ·空投段性能要求 | 第32页 |
| ·模型线性化 | 第32-33页 |
| ·模态分析 | 第33-34页 |
| ·纵向模态 | 第33-34页 |
| ·横侧向模态 | 第34页 |
| ·控制律设计 | 第34-47页 |
| ·姿态控制回路 | 第35-41页 |
| ·速度控制回路 | 第41-43页 |
| ·轨迹控制回路 | 第43-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多操纵面控制分配算法研究 | 第48-62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控制分配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48-50页 |
| ·代数描述 | 第48-49页 |
| ·几何特性 | 第49-50页 |
| ·现有的控制分配算法 | 第50-53页 |
| ·广义逆法 | 第50-51页 |
| ·串接链法 | 第51页 |
| ·直接分配法 | 第51-52页 |
| ·数学规划法 | 第52-53页 |
| ·受限控制直接分配新算法 | 第53-61页 |
| ·新算法原理 | 第53-54页 |
| ·新算法优化 | 第54-55页 |
| ·新算法细节 | 第55-57页 |
| ·新算法改进 | 第57-58页 |
| ·新算法验证 | 第58-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多操纵面控制系统仿真 | 第62-71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系统仿真 | 第62-70页 |
| ·仿真参数设置 | 第62-63页 |
| ·货物滑行过程对系统的影响 | 第63-65页 |
| ·按扰动补偿——消除货物滑行对飞行状态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多操纵面分配——减小升降舵偏转量和偏转速率 | 第66-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超低空空投直接升力防撞地控制 | 第71-76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直接升力控制的原理和优势 | 第71-72页 |
| ·防撞地环节控制律设计 | 第72-73页 |
| ·系统仿真 | 第73-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