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第2章 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因材施教概论 | 第20-24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 ·高职院校 | 第20页 |
| ·思政课 | 第20-21页 |
| ·专业 | 第21-22页 |
|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因材施教的一般理论 | 第22-24页 |
| ·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性 | 第22页 |
| ·已有知识储备备的差异性 | 第22-23页 |
| ·师生课堂交往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 第3章 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学现状 | 第24-35页 |
| ·思政课教学中不同专业学生差异性的调查分析 | 第24-32页 |
| ·思政课认识上的差异性 | 第24-26页 |
| ·教学内容要求的差异性 | 第26-28页 |
| ·教学过程要求的差异性 | 第28-32页 |
| ·思政课教学中忽视学生专业差异性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32-33页 |
| ·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第33页 |
| ·不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第33-35页 |
| 第4章 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思路 | 第35-55页 |
| ·高校不同专业思政课因材施教的一般经验 | 第35-37页 |
| ·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开设课程 | 第35-36页 |
| ·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授课内容 | 第36-37页 |
| ·根据专业情况选择教学方式 | 第37页 |
| ·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背景 | 第37-43页 |
| ·课程建设注重针对性有效性 | 第37-39页 |
| ·理论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色 | 第39-40页 |
| ·实践教学内容对接专业实习 | 第40-43页 |
| ·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因材施教 | 第43-52页 |
| ·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 | 第43-46页 |
| ·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 | 第46-47页 |
|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 第47-51页 |
| ·做好作业与成绩评价 | 第51-52页 |
| ·重建师资队伍适应教学要求 | 第52-55页 |
| ·建设一支“专家型”思政课教师队伍 | 第53页 |
| ·制定师培计划,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 | 第53-54页 |
| ·强化教师自身学习,加强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 第54页 |
| ·关注教师政治、经济地位,提高职业认同感 | 第54-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 附录 B 高职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调查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