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5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论文组织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社区重塑的相关理论演进 | 第15-18页 |
一、 从形体规划出发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 | 第15页 |
二、 对城市更新运动的反思及城市可持续再生(urban regeneration)理论的诞生 | 第15-17页 |
三、 新都市主义(NewUrbanism)社区理论及实践模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国内城市社区重塑的相关理论演进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上海市长宁区的社区重塑实践 | 第20-34页 |
第一节 上海城市社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20-24页 |
一、 在社区居住环境方面 | 第20-21页 |
二、 在社区人际关系方面 | 第21-22页 |
三、 在社区服务和治理方面 | 第22-24页 |
第三节 长宁区的区域概况 | 第24-25页 |
第四节 长宁区推进社区重塑的主要措施 | 第25-28页 |
一、 不断优化社区形态,改善人的居住环境 | 第25-26页 |
二、 不断提升社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26-28页 |
第五节 长宁区推进社区重塑的典型案例 | 第28-34页 |
一、 虹梅花苑旧居住小区综合改造案例 | 第28-30页 |
二、 苏州河沿岸生态景观改建工程案例 | 第30-32页 |
三、 新华社区葫芦缘议家社案例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中的国际经验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多维度一体化城市社区复兴——西班牙毕尔巴鄂河周边改造案例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可持续的城市社区发展——西班牙巴塞罗那新老城区案例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城市社区生态改造——瑞典马尔默奥古斯腾堡案例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城市社区团结共治——巴西阿雷格里岗案例 | 第38-39页 |
第五节 城市社区重塑的国际经验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城市社区重塑的策略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城市社区重塑的目标体系 | 第41-42页 |
一、 指导思想 | 第41页 |
二、 目标构成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城市社区重塑的决策模式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城市社区重塑的主要路径 | 第43-47页 |
一、 重塑社区人居环境 | 第43-44页 |
二、 重塑社区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三、 重塑社区人际关系 | 第45-46页 |
四、 重塑社区人文环境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城市社区重塑中的公众参与 | 第47-49页 |
一、 建立畅通的社区民意表达渠道 | 第47-48页 |
二、 健全积极的社区决策参与机制 | 第48页 |
三、 建设广泛的社区社会动员体系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1页 |
一、 结论 | 第49-50页 |
二、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件 1:长宁区社区居民情况调查问卷 | 第53-55页 |
附件 2:居民和居民区干部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 第55-61页 |
附件 3:居民区干部调查问卷分析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