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7-23页
  一、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第17-18页
  二、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第18-21页
  三、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第21-23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4-26页
  一、 研究方法第24页
  二、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二章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模式分析第26-45页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及区划第26-28页
  一、 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及区划的概念和指标选取第27页
  二、 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区划的过程第27-28页
 第二节 类型区生态补偿现状及目标分析第28页
 第三节 类型区补偿对象分析第28-29页
 第四节 类型区利益相关者分析第29-31页
  一、 利益相关者分析的概念第29-30页
  二、 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第30-31页
 第五节 类型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第31-37页
  一、 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第31-33页
  二、 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的调查第33页
  三、 通过博弈协商确定补偿标准第33-37页
 第六节 类型区生态补偿方式选择第37-43页
  一、 生态补偿的方式分类第37-38页
  二、 政府补偿第38-41页
  三、 市场补偿第41-43页
 第七节 类型区生态补偿政策评价第43-44页
 第八节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区划及现状分析第45-63页
 第一节 滇池流域概况第45-48页
 第二节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及区划第48-55页
  一、 滇池流域行政区划范围第48-49页
  二、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类型第49-50页
  三、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类型区划第50-55页
 第三节 类型区生态补偿历史及现状分析第55-61页
  一、 工业区生态补偿历史及现状分析第56-57页
  二、 生活区生态补偿历史及现状分析第57-58页
  三、 农业区生态补偿历史及现状分析第58-59页
  四、 矿区生态补偿历史及现状分析第59-60页
  五、 水源区生态补偿历史及现状分析第60-61页
  六、 内源区生态补偿历史及现状分析第61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滇池内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分析第63-76页
 第一节 滇池内源污染现状及治理目标分析第63-65页
  一、 滇池水资源功能分类第63-64页
  二、 滇池水污染分区第64页
  三、 滇池各水体功能污染第64-65页
 第二节 滇池内源补偿对象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第65-66页
  一、 补偿主体第65页
  二、 补偿客体第65-66页
  三、 补偿协调监督者第66页
 第三节 滇池内源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第66-71页
  一、 问卷设计第66-67页
  二、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第67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67-71页
 第四节 滇池内源生态补偿政策评价第71-75页
  一、 湿地水质净化效益评价第71-72页
  二、 湿地土层固氮磷效益评价第72-74页
  三、 湿地植物氮磷吸收效益评价第74页
  四、 综合效益分析第74-7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滇池流域水源区(松华乡)生态补偿机制分析第76-91页
 第一节 松华乡社会经济概述第76-82页
  一、 松华乡人口状况分析第77页
  二、 松华乡的经济发展现状第77-81页
  三、 化肥农药使用量第81-82页
 第二节 松华乡补偿对象分析第82-84页
 第三节 松华乡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分析第84-85页
  一、 补偿主体第84-85页
  二、 补偿客体第85页
  三、 补偿协调监督者第85页
 第四节 松华乡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第85-88页
  一、 松华乡环境保护投入第85-86页
  二、 松华乡因保护环境丧失的机会发展成本估算第86-88页
 第五节 松华乡生态补偿方式选择第88页
 第六节 松华乡生态补偿政策评价第88-90页
  一、 平衡施肥补偿效果评价第88-89页
  二、 人口转移生态补偿政策效果评价第89-90页
 第七节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分析及建议第91-96页
 第一节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第91-93页
  一、 利益相关者不清晰第91页
  二、 补偿方式单一,资金来源缺乏多样性第91页
  三、 补偿标准偏低而且过于刚性第91-92页
  四、 生态移民涉及的问题复杂第92-93页
  五、 补偿长效机制还未形成第93页
 第二节 完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第93-96页
  一、 明确补偿利益相关者及其责任第93页
  二、 拓宽补偿资金来源和方式第93-94页
  三、 因地制宜安排补偿标准第94页
  四、 出台生态移民补偿政策第94-95页
  五、 建设补偿长效机制第95-96页
第七章 结论第96-98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96页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96-97页
 第三节 不足和设想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附录 A第102-105页
附录 B第105-112页
附录 C第112-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养老金悖论”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与法国行政文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