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2页 |
| 2 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 | 第12-15页 |
| ·宇宙学原理 | 第12页 |
| ·宇宙的动力学 | 第12-14页 |
| ·宇宙学参量 | 第14-15页 |
| 3 常见的暗能量模型及其诊断 | 第15-24页 |
| ·宇宙学常数 | 第15-16页 |
| ·标量场暗能量模型 | 第16-18页 |
| ·Chaplygin气体(CG)模型 | 第18-20页 |
| ·全息暗能量模型 | 第20-21页 |
| ·全息暗能量(HDE)模型 | 第20页 |
| ·新的全息暗能量(NHDE)模型 | 第20-21页 |
| ·暗能量模型的诊断 | 第21-23页 |
| ·暗能量模型的statefinder诊断 | 第21页 |
| ·无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的Om诊断 | 第21-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4 相互作用全息MCG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24-34页 |
| ·相互作用全息MCG模型中HDE的演化 | 第24-28页 |
| ·相互作用全息MCG模型的几何诊断 | 第28-33页 |
| ·Statefinder参数r-s和r-q诊断 | 第28-29页 |
| ·ω-ω'诊断 | 第29-30页 |
| ·相互作用全息MCG模型的Om诊断 | 第30-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5 Brans-Dicke宇宙中新全息标量场的重建 | 第34-45页 |
| ·Brans-Dicke理论 | 第34页 |
| ·新的全息暗能量(NHDE)在非平直Brans-Dicke宇宙中的态方程 | 第34-37页 |
| ·Brans-Dicke宇宙中新全息标量场的重建 | 第37-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6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本人在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