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2 宇宙动力学描述 | 第11-18页 |
·标准宇宙学模型 | 第11-15页 |
·标准宇宙学模型的建立 | 第11-12页 |
·宇宙尺度因子的动力学演化 | 第12-13页 |
·标准宇宙学模型的成就与疑难 | 第13-15页 |
·暴胀宇宙学模型 | 第15-18页 |
3 常见的暗能量模型 | 第18-26页 |
·宇宙学常数 | 第18-19页 |
·宇宙学常数简介 | 第18-19页 |
·宇宙学常数问题 | 第19页 |
·暗能量动力学模型 | 第19-23页 |
·Quintessence模型 | 第20页 |
·K-essence模型 | 第20-21页 |
·Tachvon模型 | 第21页 |
·Phantom模型 | 第21-22页 |
·Quintom模型 | 第22-23页 |
·chaplygin气体模型 | 第23-26页 |
·Chaplygin气体(CG)模型 | 第23页 |
·Chaplygin气体模型的推广模型 | 第23-24页 |
·新的广义Chaplygin气体(NGCG)模型 | 第24-26页 |
4 新的广义Chaplygin气体模型的动力学稳定性 | 第26-36页 |
·动力学系统的稳定性和吸引子 | 第26-27页 |
·新的广义Chaplygin气体模型的动力学稳定性 | 第27-36页 |
·无相互作用的新情况 | 第27-31页 |
·有相互作用的新的情况 | 第31-36页 |
5 新的广义Chaplygin气体模型的几何诊断 | 第36-40页 |
·暗能量模型的statefinde 诊断 | 第36-38页 |
·暗能量模型的Om诊断 | 第38-4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本人在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