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环境下雷达波导的疲劳特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有限元技术在疲劳分析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2 疲劳分析理论 | 第15-27页 |
·概述 | 第15-16页 |
·结构疲劳失效的特征 | 第15页 |
·结构疲劳的类型及疲劳设计程序 | 第15-16页 |
·疲劳图 | 第16-22页 |
·S-N 曲线 | 第16-18页 |
·P-S-N曲线(概率S-N曲线) | 第18-19页 |
·S-N曲线关系公式(经验公式) | 第19页 |
·疲劳极限线图 | 第19-22页 |
·疲劳损伤积累 | 第22-25页 |
·损伤积累的线性公式 | 第22-23页 |
·损伤积累的指数公式 | 第23-25页 |
·应变循环疲劳 | 第25页 |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疲劳分析 | 第25-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3 馈线结构静强度分析 | 第27-40页 |
·编号为A1的波导结构的静强度分析 | 第27-34页 |
·A1波导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A1波导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28-31页 |
·A1波导有限元模型接触对的设置 | 第31-32页 |
·A1波导约束与载荷分析 | 第32-33页 |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编号为B1的波导结构的静强度数值仿真 | 第34-37页 |
·B1波导结构的组成 | 第34-35页 |
·B1波导力学模型 | 第35-36页 |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36-37页 |
·编号为C1的波导结构的静强度数值仿真 | 第37-39页 |
·C1波导结构的组成 | 第37-38页 |
·C1波导力学模型 | 第38页 |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本章小节 | 第39-40页 |
4 实验研究 | 第40-52页 |
·静载实验方案及设备 | 第40页 |
·静载实验 | 第40-47页 |
·E弯波导的测试过程和实验数据 | 第41-43页 |
·波导管(编号B)的测试过程和实验数据 | 第43-45页 |
·波导管(编号C1)的测试过程和实验数据 | 第45-47页 |
·疲劳实验 | 第47-49页 |
·试验方案 | 第47页 |
·试验设备 | 第47-48页 |
·试验结果 | 第48页 |
·试样的断口 | 第48-49页 |
·实验结论 | 第49页 |
·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49-51页 |
·E弯(带筋编号A2)的结果比较 | 第49-50页 |
·波导管(编号B1)的测试过程和实验数据 | 第50-51页 |
·波导管(编号C1)的测试过程和实验数据 | 第51页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5 馈线结构优化分析 | 第52-58页 |
·原设计力学建模 | 第52-54页 |
·网格划分 | 第52页 |
·约束 | 第52-53页 |
·不同加载方式下原设计结构力学分析 | 第53-54页 |
·结构优化 | 第54-56页 |
·直角弯头优化方案 | 第54-55页 |
·优化结构力学模型 | 第55-56页 |
·不同加载方式下优化结构力学分析 | 第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6 馈线结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58-79页 |
·瞬态动力学分析概述 | 第58-60页 |
·瞬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细节 | 第60-61页 |
·馈线结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61-78页 |
·本章小节 | 第78-79页 |
7 波导疲劳特性分析 | 第79-88页 |
·随机振动分析 | 第79-86页 |
·ANSYS中随机振动分析步骤 | 第79-80页 |
·馈线结构随机振动特性分析 | 第80-86页 |
·馈线结构随机疲劳计算 | 第86-87页 |
·随机振动结果与失效计算 | 第86页 |
·馈线结构随机疲劳失效计算 | 第86-87页 |
·本章小节 | 第87-88页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