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3页 |
·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与教学观 | 第10-12页 |
·APOS 理论—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12页 |
·APOS 理论下的高中向量教学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第2章 APOS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APOS 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4页 |
·APOS 理论模型 | 第14-17页 |
·APOS 理论的特征 | 第17页 |
·APOS 理论国内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第3章 平面向量及其教学研究综述 | 第20-32页 |
·APOS 理论应用的可行性 | 第20-24页 |
·向量的形成与发展与 APOS 理论 | 第20-21页 |
·向量概念的二重性 | 第21-22页 |
·新课程中平面向量的编排顺序 | 第22-24页 |
·APOS 理论应用的必要性 | 第24-28页 |
·APOS 理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意义 | 第24页 |
·新课改下向量内容的变化与重要性 | 第24-26页 |
·向量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有关向量教与学的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向量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性方面的研究 | 第28页 |
·向量教学中学生的认知与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 | 第28-32页 |
第4章 APOS 理论下的《向量的数量积》教学研究 | 第32-61页 |
·理论构建—APOS 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 第32-36页 |
·传统教学模式 | 第32页 |
·APOS 理论下的教学模式 | 第32-33页 |
·基于 APOS 理论教学模式的《向量的数量积》的教学设计 | 第33-36页 |
·实验设计 | 第36-39页 |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实验假设 | 第36页 |
·实验对象 | 第36-37页 |
·实验方案 | 第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研究工具 | 第37-38页 |
·实验程序 | 第38-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实验研究进程与结果分析 | 第39-57页 |
·实验的准备阶段 | 第39-40页 |
·实验研究的实施 | 第40-50页 |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实验结论 | 第57-58页 |
·APOS 理论下向量概念教学实施的几点建议 | 第58-61页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第61-63页 |
·研究总结 | 第61-62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62页 |
·今后的课题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