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 问题的起源 | 第9-10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 邮政普遍服务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邮政普遍服务的基础理论 | 第18-24页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一) 公共产品的含义 | 第18页 |
(二) 公共产品的性质和特征 | 第18-19页 |
二、 自然垄断理论 | 第19-20页 |
(一) 自然垄断的含义及特征 | 第19-20页 |
(二) 邮政普遍服务的自然垄断特性 | 第20页 |
三、 邮政普遍服务概述 | 第20-23页 |
(一) 邮政普遍服务的产生背景 | 第20-21页 |
(二) 邮政普遍服务的定义 | 第21页 |
(三) 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 | 第21-22页 |
(四) 邮政普遍服务的性质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黑龙江省邮政普遍服务发展的现状 | 第24-36页 |
一、 黑龙江省邮政普遍服务的基本概况 | 第24-28页 |
(一) 管理体制 | 第24-25页 |
(二) 发展概况 | 第25页 |
(三) 取得的成绩 | 第25-28页 |
二、 黑龙江省邮政普遍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 业务结构不尽合理 | 第28-29页 |
(二) 投递的效率和质量不高 | 第29页 |
(三) 邮政普遍服务精细化管理的任务繁重 | 第29-30页 |
(四) 缺乏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 第30-31页 |
(五) 普遍服务的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 第31-32页 |
三、 黑龙江省邮政普遍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一) 体制内部的原因 | 第32页 |
(二) 外部的原因 | 第32-34页 |
四、 黑龙江省邮政改革对邮政普遍服务产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一) 邮政改革的基本含义 | 第34页 |
(二) 邮政改革对邮政普遍服务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三) 黑龙江省邮政改革对普遍服务的影响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邮政普遍服务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36-46页 |
一、 国外发展邮政普遍服务的改革借鉴 | 第36-40页 |
(一) 澳大利亚发展邮政普遍服务的改革借鉴 | 第36-39页 |
(二) 日本发展邮政普遍服务的改革经验借鉴 | 第39-40页 |
二、 国内发达地区邮政普遍服务的改革 | 第40-44页 |
(一) 湖北省发展邮政普遍服务的改革借鉴 | 第41-42页 |
(二) 深圳市发展邮政普遍服务的改革借鉴 | 第42-44页 |
三、 国内外邮政普遍服务先进做法的启示 | 第44-45页 |
(一) 组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司化经营实体 | 第44页 |
(二) 建立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 第44页 |
(三) 建立新的独立的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四) 邮政产权多元化改造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完善黑龙江省邮政普遍服务的对策 | 第46-54页 |
一、 积极、自觉地实现思想的新解放、观念的新转变 | 第46-47页 |
(一) 解放思想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 第46页 |
(二) 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态度规划企业发展愿景 | 第46页 |
(三) 改革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 | 第46-47页 |
二、 促进邮政普遍服务经营方式的转变 | 第47-51页 |
(一) 重新界定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 | 第47-48页 |
(二) 把营销体系建设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途径 | 第48页 |
(三) 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 第48-51页 |
三、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的管理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第51-53页 |
(一) 建立政府有关部门邮政普遍服务工作的协调机制 | 第51页 |
(二)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财政补贴机制 | 第51-52页 |
(三) 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的监管体系建设 | 第52页 |
(四) 完善邮政普遍服务法制建设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