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8-17页 |
| ·人力资本投资的定义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 第8-10页 |
| ·人力资本投资的定义 | 第8页 |
|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 第8-9页 |
| ·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5页 |
| ·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主要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 ·研究特色或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基本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 第17-29页 |
| ·考虑人力资本情况下的索罗模型 | 第17-18页 |
| ·罗默内生技术进步模型 | 第18-21页 |
| ·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 | 第21-25页 |
| ·本章附录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第25-27页 |
| ·本章附录2(卢卡斯模型中的公式推导) | 第27-29页 |
| 3 模型设计-各种计量经济模型评述 | 第29-39页 |
| ·将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因素放在一起进行计量分析 | 第29-31页 |
| ·将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因素分开进行计量分析 | 第31-32页 |
|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进行计量分析 | 第32-33页 |
| ·引入国内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进行计量分析 | 第33-34页 |
| ·利用普适生产函数的形式进行参数估计 | 第34-36页 |
| ·利用费用法进行计量分析 | 第36-38页 |
| ·本论文的模型设计 | 第38-39页 |
| 4 模型的经验实证分析-云南省与全国的比较 | 第39-51页 |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39页 |
| ·模型中各投入要素的测量 | 第39-45页 |
| ·总产出的测量 | 第39-41页 |
| ·物质资本投入的测量 | 第41-42页 |
| ·人力资本投入的测量 | 第42-44页 |
| ·各级教育人力资本投入的测量 | 第44-45页 |
| ·模型的统计分析与检验 | 第45-50页 |
| ·纵向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投入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第45-46页 |
| ·纵向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投入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第46-47页 |
| ·全国各级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第47-49页 |
| ·云南省各级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第49-50页 |
| ·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 第50-51页 |
| 5 云南省人力资本形成途径研究-主要从教育投资角度来考虑 | 第51-64页 |
| ·云南省教育经费支出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2-53页 |
| ·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 第53-56页 |
| ·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 | 第56-58页 |
| ·教育投资的成本计算 | 第58-60页 |
| ·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60-64页 |
| 6 结论及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第64-69页 |
| ·基本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 ·控制云南省人口数量 | 第64页 |
| ·人力资本投入对于云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第64-65页 |
| ·云南省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 第65页 |
| ·教育是云南省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途径 | 第65页 |
| ·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第65-69页 |
| ·加大云南省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 | 第65-66页 |
| ·普及云南省初等和中等教育 | 第66-67页 |
| ·实施制度创新 | 第67页 |
| ·注重人力资本形成的其它途径 | 第67-69页 |
| 结束语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