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研究--基于中外法律比较引发的思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商业秘密基本法律范畴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第11-12页 |
二、商业秘密的范围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及其限制 | 第13-16页 |
一、商业秘密权的性质和特征 | 第13-15页 |
二、商业秘密权的限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类型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美国关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类型的规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类型的规定 | 第17-20页 |
一、侵权行为类型的法律规定 | 第17-18页 |
二、侵权行为类型的对比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 | 第20-26页 |
第一节 商业秘密自我保护概述 | 第20-22页 |
一、商业秘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二、商业秘密的泄密方式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 | 第22-26页 |
一、合理的保密措施 | 第22-23页 |
二、保密协议 | 第23-25页 |
三、竞业禁止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 第26-35页 |
第一节 美国及国际法律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 第26-28页 |
一、《TRIPS 协定》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 第26-27页 |
二、美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法律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 第28-31页 |
一、我国法律对于商业秘密的多重保护 | 第28-30页 |
二、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存在的缺陷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我国完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 第31-35页 |
一、制订统一商业秘密法 | 第31-32页 |
二、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 | 第32-33页 |
三、增设司法救济手段 | 第33-35页 |
结束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