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公司人格否认与解散清算概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公司人格否认概述 | 第12-15页 |
一、公司人格否认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公司人格否认的特征 | 第13-14页 |
三、公司人格否认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解散清算概述 | 第15-17页 |
一、解散清算及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二、解散清算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解散清算的意义 | 第17页 |
第三节 公司人格否认与解散清算的比较 | 第17-20页 |
一、公司人格否认与解散清算的区别 | 第17-18页 |
二、公司人格否认与解散清算的联系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公司人格否认适用于解散清算的法理研究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法理基础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法律价值 | 第21-23页 |
一、维护债权主体利益,规范市场诚信秩序 | 第21-22页 |
二、严格公司主体退出机制 | 第22页 |
三、维护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22-23页 |
四、促进公司的社会责任 | 第23页 |
第三节 法律原则 | 第23-26页 |
一、平等保护 | 第24页 |
二、清算优先 | 第24-25页 |
三、注重效率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公司人格否认适用于解散清算的法律实践 | 第26-41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立法沿革 | 第26-28页 |
一、 1993 年《公司法》颁布之前的类似规定 | 第26-27页 |
二、 1993年《公司法》颁布后至2005年修订前的类似规定 | 第27页 |
三、2005 年《公司法》修订之后的规定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现行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一、“怠于清算”的理解 | 第28-30页 |
二、“无法清算”的理解 | 第30-32页 |
三、“法律责任”的理解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对两起案例的评析 | 第34-41页 |
一、案例一 | 第34-38页 |
二、案例二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公司人格否认适用于解散清算的规则完善 | 第41-55页 |
第一节 实体规则的梳理与完善 | 第41-46页 |
一、股东赔偿纠纷的性质 | 第41-42页 |
二、股东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42-43页 |
三、股东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43-45页 |
四、股东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45页 |
五、股东共同侵权的责任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程序规则的梳理与完善 | 第46-52页 |
一、案件受理条件 | 第46-48页 |
二、诉讼主体 | 第48-50页 |
三、中止和终结诉讼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修订司法解释的建议稿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