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企业组织与体制论文

中国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第一章 企业并购概述第1-33页
 1. 企业并购的定义第17-20页
  1.1 国际通用的兼并与收购概念第17页
  1.2 我国对兼并与收购概念的定义与理解第17-19页
  1.3 本文对并购的定义第19-20页
 2. 西方企业并购的发展第20-22页
 3.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效应第22-30页
  3.1 企业并购的动因第22-23页
  3.2 并购的效应第23-30页
 4. 企业并购的成本与风险第30-33页
  4.1 并购的交易成本第30页
  4.2 并购的风险第30-33页
第二章 改革时期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源与特点第33-48页
 1. 中国企业并购的背景第33-36页
  1.1 理论背景第33-34页
  1.2 社会经济背景第34-36页
 2. 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阶段、各阶段动因及特点第36-43页
 3. 企业并购在我国改革中的作用第43-46页
 4. 目前企业并购在中国的地位第46-48页
第三章 并购的主体问题第48-65页
 1.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构成并购的体制障碍第48-56页
  1.1 多层次代理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第48-49页
  1.2 对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理论纷争第49-51页
  1.3 对解决并购中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的制度建议第51-56页
 2. 国有企业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第56-58页
 3. 企业并购中产权主体结构落差的问题第58-61页
 4. 企业并购中的产权体系残缺第61-65页
  4.1 我国企业并购的产权体系残缺第61-62页
  4.2 国内现存的产权交易机构的现状与问题第62-65页
第四章 并购中的政府行为第65-77页
 1. 目前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第65-66页
 2. 并购中政府行为导致的利益冲突第66-70页
  2.1 国有企业并购中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第66-68页
  2.2 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的负效应第68-70页
 3. 政府在并购中的地位与职能第70-73页
 4. 正确行使政府在企业并购中职能的措施第73-77页
第五章 并购的社会环境第77-101页
 1. 政策问题第77-81页
  1.1 财税政策第77页
  1.2 金融政策第77-80页
  1.3 行业管理政策问题第80-81页
 2. 法律体系第81-94页
  2.1 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第81-82页
  2.2 我国并购的法律现状第82-88页
  2.3 构建我国的并购法律环境第88-93页
  2.4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法律服务第93-94页
 3. 社会保障第94-101页
  3.1 社会保障体系第94-96页
  3.2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第96-97页
  3.3 企业并购中人员安置问题第97-101页
第六章 并购的中介机构第101-121页
 1. 并购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第101-104页
 2. 培育我国的并购中介机构第104-121页
  2.1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第106-110页
  2.2 并购顾问公司第110页
  2.3 并购经纪人第110-112页
  2.4 商业银行第112-120页
  2.5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第120-121页
第七章 跨国并购问题第121-147页
 1. 跨国并购的产生与发展第121-124页
  1.1 跨国并购产生的原因第121-122页
  1.2 跨国并购的发展第122-124页
 2. 跨国并购的利弊第124-132页
  2.1 跨国并购的有利因素第124-128页
  2.2 跨国并购的不利因素第128-130页
  2.3 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第130-132页
 3. 外资对我国企业的并购第132-136页
  3.1 外资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第132-134页
  3.2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特点第134-135页
  3.3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第135-136页
 4.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第136-147页
  4.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第137-140页
  4.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140-142页
  4.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未来第142-147页
第八章 当前企业如何搞好并购第147-177页
 1. 当前我国各种并购模式的利弊分析和经验教训第147-160页
  1.1 目前我国的并购模式第147-150页
  1.2 多种并购模式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第150-156页
  1.3 我国企业并购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第156-160页
 2. 在现有条件下我国企业如何搞好并购第160-177页
  2.1 我国企业并购的背景环境分析第160-163页
  2.2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障碍第163-167页
  2.3 我国企业并购应遵循的原则第167-169页
  2.4 我国企业搞好并购的对策分析第169-177页
附录Ⅰ:并购案例第177-237页
 案例一:多种形式的并购──赛格模式第177-182页
 案例二:反向收购、并购后的运营──万向模式第182-186页
 案例三:并购动因、程序、并购后的整合、并购中的政府行为第186-196页
 案例四:跨地区收购──中集模式第196-201页
 案例五:并购动机、中介作用、并购后的整合第201-214页
 案例六:并购动机、并购后的整合──君安投资第214-216页
 案例七:收购动机、收购对象的选择、收购后的整合的反例第216-221页
 案例八:强弱联合──常柴模式第221-226页
 案例九:跨国并购──柯达公司购并中国感光行业案例分析第226-229页
 案例十:并购的社会环境第229-237页
附录Ⅱ:主要参考文献第237-240页
后记第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信托业: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社会保险分析与政府职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