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汽车试验场地及测试中心论文

大客车三自由度综合试验台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1-13页
   ·国内外三自由度平台的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3-17页
     ·国外三自由度平台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三自由度平台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外三自由度平台的发展趋势第16页
     ·研究开发三自由度综合试验台对于客车制造技术的意义第16-17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综合试验台布置方案的设计第19-35页
   ·试验台整体研发思想第19-21页
     ·试验台的设计思想第20-21页
     ·对试验台设计的总体要求第21页
   ·试验台的结构方案设计第21-28页
     ·综合试验台的初选方案第22-24页
     ·可选方案的分析及比较第24-26页
     ·设计方案的确定第26-28页
   ·综合试验台结构模型及自由度第28-30页
     ·试验台的结构简化模型第28-29页
     ·自由度的计算第29-30页
   ·试验台的位置分析第30-34页
     ·位置反解第30-33页
     ·附加约束运动的分析第33页
     ·位置正解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综合试验台机械台体的设计第35-51页
   ·机械主体设计思想第35页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第35-38页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第35-37页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第35页
       ·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第35-37页
     ·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第37-38页
   ·综合试验台上平台结构及力学分析第38-47页
     ·上平台的结构及受力分析第38-42页
       ·上平台的静力学分析第40-41页
       ·上平台的动力学分析第41-42页
     ·上平台的静强度分析计算第42-47页
       ·上平台的强度计算及校核第43-45页
       ·上平台的刚度计算及校核第45-47页
   ·综合试验台的运动副的设计第47-49页
     ·虎克铰的结构和运动摆角第47-48页
     ·球形铰的结构和工作空间第48-49页
   ·综合试验台的底座设计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综合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第51-75页
   ·试验台的运动轨迹分析第51-54页
     ·试验台的轨迹规划第51-53页
     ·运动参数的确定第53-54页
   ·试验台驱动方式的确定第54-57页
     ·试验台驱动方式的选择比较第54-57页
     ·试验台液压伺服驱动系统数学模型第57页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及原理图第57-64页
     ·初选系统的工作压力第57-58页
     ·举升液压缸基本参数的确定第58-61页
     ·计算液压缸的工作面积和最大流量第61-62页
     ·液压缸的工况图第62-63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第63-64页
   ·液压元件及辅件的计算和选择第64-71页
     ·电液伺服阀的选择第64-65页
     ·液压泵、电机、联轴器的选择第65-67页
     ·液压控制阀的选择第67页
     ·蓄能器的选择第67-68页
     ·过滤器的选择第68-69页
     ·冷却器的选择第69-71页
     ·压力表、压力表开关的选择第71页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方法第71-74页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第71-72页
     ·液压系统总效率的验算第72-73页
     ·液压系统发热温升的计算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综合试验台控制系统的设计第75-85页
   ·控制系统一般硬件组成第75-76页
   ·控制计算机的组成第76-77页
   ·电液伺服控制单元的设计第77-79页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第77-78页
     ·伺服阀控制器的设计第78-79页
   ·反馈单元的设计第79-80页
   ·PID控制器设计第80-84页
     ·PID控制器及其校正原理第80-81页
     ·数字PID控制算法第81-82页
     ·数字PID的采样周期的选择第82页
     ·PID控制仿真实现第82-84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成果第85-86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85页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工作展望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方法分析与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ADAMS/CAR的汽车通过减速带时的平顺性及行驶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