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的科学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ABS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ABS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ABS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ABS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外ABS控制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ABS控制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当前ABS研究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ABS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6-29页 |
·ABS基本组成 | 第16-19页 |
·车轮轮速传感器 | 第17-18页 |
·液压调节器(HCU) | 第18页 |
·电子控制器(ECU) | 第18-19页 |
·ABS系统类型 | 第19-21页 |
·四通道式 | 第19-20页 |
·三通道式 | 第20-21页 |
·ABS系统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汽车制动时车轮滑移率 | 第21页 |
·路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 第21-23页 |
·附着力系数 | 第23-24页 |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问题 | 第24-25页 |
·典型ABS系统原理及工作过程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ABS系统车辆动力学建模 | 第29-37页 |
·概述 | 第29-30页 |
·车辆动力学建模意义 | 第29页 |
·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 | 第29-30页 |
·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30-32页 |
·一般车辆模型 | 第30页 |
·四轮车辆模型 | 第30页 |
·双轮车辆模型 | 第30-32页 |
·车轮轮胎模型 | 第32-34页 |
·理论模型 | 第32页 |
·魔术公式 | 第32-34页 |
·双线性公式 | 第34页 |
·制动系统模型 | 第34-36页 |
·液压系统建模 | 第35页 |
·制动器模型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逻辑门限的ABS控制算法研究 | 第37-54页 |
·几种常见算法分析 | 第37-41页 |
·PID控制算法 | 第37-38页 |
·滑模变结构控制 | 第38-39页 |
·最优控制 | 第39-40页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0-41页 |
·耗散功率控制 | 第41页 |
·基于逻辑门限的防抱死控制逻辑分析 | 第41-43页 |
·基于滑移率和车轮减速度的逻辑门限控制算法分析 | 第43-50页 |
·基于滑移率和车轮减速度的逻辑门限控制算法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不同路面逻辑门限控制算法分析 | 第45-50页 |
·参考车速的估计 | 第50-53页 |
·最大轮速法 | 第50-51页 |
·斜率法 | 第51页 |
·综合法 | 第51页 |
·递推法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ABS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第54-69页 |
·概述 | 第54-55页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54-55页 |
·仿真所需参数 | 第55页 |
·仿真模块的建立 | 第55-61页 |
·车轮模型模块 | 第55-56页 |
·轮胎模型模块 | 第56页 |
·制动系统子模块 | 第56-57页 |
·滑移率模型模块 | 第57页 |
·控制器模型模块 | 第57-61页 |
·典型路面制动系统仿真及数据分析 | 第61-68页 |
·常规制动系统仿真图 | 第61页 |
·带ABS制动系统仿真图 | 第61-62页 |
·高附着系数路面有无ABS制动仿真曲线图 | 第62-64页 |
·低附着系数路面有无ABS制动仿真曲线图 | 第64-66页 |
·仿真数据分析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