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跨国公司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43页 |
·跨国公司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2页 |
·跨国公司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19-20页 |
·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20页 |
·跨国公司演变的新趋势——向全球公司转型 | 第20-22页 |
·共享服务的概念及特征 | 第22-23页 |
·跨国公司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23-26页 |
·规模经济 | 第23-24页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4页 |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理论 | 第24-25页 |
·集团管控理论 | 第25-26页 |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与其它管理模式的比较 | 第26-27页 |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分类 | 第27-29页 |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作用、风险与适用条件 | 第29-31页 |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作用 | 第29-30页 |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风险 | 第30页 |
·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适用性 | 第30-31页 |
·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法论 | 第31-32页 |
·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步骤 | 第32-39页 |
·共享服务中心的规划 | 第32-33页 |
·共享服务中心的设计 | 第33-36页 |
·共享服务中心建设 | 第36-37页 |
·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 | 第37-38页 |
·共享服务中心的提升 | 第38-39页 |
·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关注点 | 第39-40页 |
·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保障机制 | 第40-43页 |
·变革管理 | 第40页 |
·项目管理 | 第40-41页 |
·公司治理 | 第41-43页 |
3 国内外跨国公司共享服务实践研究 | 第43-62页 |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共享服务实践研究 | 第43-48页 |
·GE的共享服务中心 | 第43-44页 |
·飞利浦的TOP计划 | 第44-46页 |
·发达跨国公司共享服务应用特点与趋势 | 第46-48页 |
·中国各级政府对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与外包的政策支持 | 第48-49页 |
·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共享服务应用情况 | 第49-50页 |
·国内跨国企业共享服务实践案例 | 第50-60页 |
·宝钢集团 | 第50-53页 |
·海尔集团 | 第53-55页 |
·中兴通讯 | 第55-56页 |
·TCL集团 | 第56-60页 |
·国内外共享服务应用比较分析 | 第60-62页 |
4 中国跨国企业实施共享服务的模式研究 | 第62-69页 |
·我国跨国企业实施共享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第62-63页 |
·服务外包——我国跨国公司的新机会 | 第63-65页 |
·我国跨国公司实施共享服务的风险分析 | 第65-66页 |
·关于我国跨国公司实施共享服务的模式建议 | 第66-69页 |
·高层管理者支持是关键 | 第66-67页 |
·选择合适的时机、服务项目和服务客户开始启动 | 第67页 |
·统一标准流程、统一IT系统 | 第67-68页 |
·以中国为共享服务中心总部基地 | 第68页 |
·加强对共享服务中心的治理 | 第68-6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索引 | 第73-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