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知粉末现场筛查试剂盒的研制 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检测河豚毒素
缩略词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一、未知粉末现场筛查试剂盒的研制 | 第11-3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现场侦检的重要意义 | 第11页 |
·化学战剂的现场侦检 | 第11-15页 |
·显色反应 | 第11页 |
·火焰光度检测器 | 第11-12页 |
·光离子化检测器 | 第12页 |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仪 | 第12页 |
·便携式IMS仪 | 第12-13页 |
·便携式质谱仪和色谱质谱联用仪 | 第13-14页 |
·电化学传感器和传感微阵列技术 | 第14-15页 |
·生物战剂及生物毒素的现场侦检 | 第15-17页 |
·免疫技术检测 | 第15-16页 |
·PCR技术检测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未知粉末现场筛查试剂盒的研制 | 第19-37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仪器设备 | 第20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蛋白质检测试液的组成 | 第21页 |
·糖类物质检测试液的组成 | 第21-22页 |
·pH指示试液的组成 | 第22页 |
·试剂盒性能 | 第22页 |
·包装及稳定性实验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确定蛋白质检测试液的组成 | 第23-25页 |
·确定糖类物质检测试液的组成 | 第25-26页 |
·pH 指示试液的确定 | 第26页 |
·试剂盒性能 | 第26-29页 |
·包装及稳定性实验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7页 |
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河豚毒素 | 第37-5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37-39页 |
第二章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河豚毒素 | 第39-51页 |
·引言 | 第3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试剂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LC-MS条件 | 第39-40页 |
·以三氟乙酸提取血浆中的河豚毒素 | 第40页 |
·以甲醇提取血浆中的河豚毒素 | 第40页 |
·中毒血样中河豚毒素的检测 | 第40页 |
·河豚鱼头样品的检测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40-47页 |
·河豚毒素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第47-48页 |
·血浆中提取河豚毒素方法的比较 | 第48-49页 |
·血浆中提取河豚毒素的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 第49页 |
·真实样品的检测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发表综述(全文) | 第56-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