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引言 | 第6-12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6-8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三)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 二、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背景 | 第12-16页 |
| (一) 政治经济上新保守主义的复兴 | 第12页 |
| (二) 应对社会道德危机的必然选择 | 第12-14页 |
| (三) 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 | 第14页 |
| (四) 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 第14-16页 |
| 三、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 (一) 理论渊源 | 第16-17页 |
| (二) 哲学基础 | 第17-18页 |
| (二) 心理学基础 | 第18-20页 |
| 四、托马斯·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0-31页 |
| (一) 品格教育的目标 | 第20页 |
| (二) 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三) 以品格为基础的性教育思想 | 第22-24页 |
| (四) 品格教育中涉及的重要因素 | 第24-25页 |
| (五) 品格教育的方法 | 第25-27页 |
| (六) 品格教育的评估原则 | 第27-31页 |
| 五、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实践探索 | 第31-36页 |
| (一) 创建品格家庭 | 第31-32页 |
| (二) 创建品格课堂 | 第32-33页 |
| (三) 创建品格学校 | 第33-34页 |
| (四) 创建品格社区 | 第34-36页 |
| 六、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 第36-41页 |
| (一) 评价 | 第36-38页 |
| (二) 启示 | 第38-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