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制造质量的防错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页 |
·面向制造质量的防错设计相关概念 | 第9-14页 |
·国际标准(组织)对防错的要求 | 第14-15页 |
·防错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2 制造过程防错法的理论基础 | 第19-39页 |
·防错法的基本概念 | 第19-23页 |
·防错法的提出 | 第19-21页 |
·防错法的特点和作用 | 第21-22页 |
·防错法的适用范围 | 第22-23页 |
·制造过程差错与产品缺陷的关系 | 第23-26页 |
·差错的种类及特点 | 第23-25页 |
·差错对产品缺陷的影响 | 第25-26页 |
·利用防错装置预防人为差错 | 第26-33页 |
·防错装置的功能 | 第26-30页 |
·防错装置的设计原理 | 第30-33页 |
·防错法的实现 | 第33-35页 |
·防错法实施过程应当注意的问题 | 第33-34页 |
·防错法的实施步骤 | 第34-35页 |
·防错法在其他阶段的应用 | 第35-38页 |
·防错法在产品人因设计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防错法在服务领域的应用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3 面向制造质量的防错设计理论框架研究 | 第39-50页 |
·EPDMQ 的提出背景 | 第39-40页 |
·EPDMQ 的体系结构 | 第40-42页 |
·EPDMQ 的设计技术 | 第42-47页 |
·EPDMQ 的设计原则 | 第43页 |
·差错形成的影响原因 | 第43-46页 |
·EPDMQ 的设计方法 | 第46-47页 |
·EPDMQ 的设计模式 | 第47-50页 |
4 面向制造质量的防错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第50-69页 |
·基于FMEA 与FTA 的制造过程差错识别技术 | 第50-56页 |
·FMEA 和FTA 技术 | 第50-51页 |
·用FMEA 与FTA 的正向综合识别差错 | 第51-53页 |
·实例应用 | 第53-56页 |
·基于HRA 的制造过程差错的概率预测技术 | 第56-61页 |
·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方法 | 第56-58页 |
·制造过程人为差错预测方法 | 第58-60页 |
·应用实例 | 第60-61页 |
·设计方案的决策评价方法 | 第61-68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61-66页 |
·模糊综合评价在EPDMQ 中的应用 | 第66-67页 |
·应用实例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5 面向制造质量的防错设计应用实例 | 第69-78页 |
·案例介绍 | 第69页 |
·面向制造质量的防错设计过程 | 第69-75页 |
·后轴销支座的制造过程工艺路线 | 第69-71页 |
·后轴销支座制造过程的差错识别与对策 | 第71-74页 |
·差错的概率预测及影响度排序 | 第74-75页 |
·防错设计方案与原方案的决策评价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78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A. 攻读硕士期间作者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
B. 攻读硕士期间作者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