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现实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和水平第14-1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经营者”的概念第15-16页
     ·“薪酬”的概念第16页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概念第16页
   ·研究方法、内容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相关理论第18-28页
   ·经济学的制度激励理论第18-23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18-19页
     ·产权理论第19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企业家理论第20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20-21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1页
     ·经济学激励理论对经营者薪酬激励的启示第21-23页
   ·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第23-28页
     ·内容激励理论第23-24页
     ·过程激励理论第24-26页
     ·管理学激励理论对经营者薪酬激励的启示第26-28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第28-40页
   ·美国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及主要特点第28-33页
     ·美国企业经营者薪酬的结构变化第28-30页
     ·美国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特点第30-33页
   ·日本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及特点第33-36页
     ·日本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第33-34页
     ·日本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的特点第34-36页
   ·德国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及特点第36-40页
     ·德国企业经营者总体情况第36-38页
     ·薪酬衡量标准第38页
     ·德国特殊的企业制度和缺乏透明度的薪酬制度第38-40页
第四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历史与现状分析第40-52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历史沿革第40-42页
     ·缺乏长期激励效应的承包经营制第40页
     ·加大薪酬激励力度的租赁经营制第40-41页
     ·经营者单方面风险较大的风险抵押经营第41页
     ·逐步完善的年薪制第41-42页
     ·起步阶段的股权激励办法第42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及其薪酬激励制度的现状第42-47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现状第42-44页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现状第44-47页
   ·经营者激励约束的环境分析第47-52页
     ·宏观环境第47-50页
     ·微观环境第50-52页
第五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第52-66页
   ·概念说明、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52-53页
     ·概念说明第52页
     ·样本选取第52-53页
     ·相关数据来源第53页
   ·河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薪酬制度现状分析第53-58页
     ·原始数据第53-54页
     ·薪酬结构分析第54-55页
     ·薪酬水平分析第55-58页
   ·河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58-65页
     ·经营者薪酬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变量第58-60页
     ·研究设计第60-61页
     ·回归估计与检验第61-65页
   ·基本结论第65-66页
第六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第66-77页
   ·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第66-67页
     ·效率与公平的原则第66页
     ·绩效挂钩,股东与经营者利益兼顾第66-67页
     ·长、短期激励相结合,以长期激励为主第67页
     ·市场化原则第67页
   ·三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模式第67-71页
     ·突出稳定性的准公务员模式第69-70页
     ·适用范围较大的非持股多元化模式第70页
     ·激励效果明显的持股多元化模式第70-71页
   ·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型说明第71-73页
     ·各项收入的作用和特点第71-72页
     ·适用对象第72-73页
   ·相关配套机制与法律法规的完善第73-77页
     ·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第73-74页
     ·完善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的法律法规第74-75页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75页
     ·加强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第75-76页
     ·巩固股东监督的地位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动力机制与对策建议
下一篇: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二胡“移植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