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运动目标跟踪平台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3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2 运动目标跟踪平台系统的设计第13-17页
   ·运动目标跟踪平台系统原理第13页
   ·跟踪系统的硬件框架第13-17页
     ·跟踪控制平台的硬件框架第14-15页
     ·图像采集卡的特点与选择第15-17页
3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第17-21页
   ·基于颜色信息的方法第17-21页
     ·MeanShift算法第17-18页
     ·基于CamShift算法的目标跟踪第18-21页
4 脱靶量的预测第21-29页
   ·多项式拟合算法第21-23页
     ·多项式拟合算法简介第21-23页
   ·Kalman预测法第23-25页
   ·超前n步Kalman预测第25页
   ·Kalman隔点预测法第25-26页
   ·稳态Kalman预测第26-27页
   ·本系统所采用的脱靶量预测算法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5 PID控制及其调节过程第29-44页
   ·PID控制第29-35页
     ·比例调节(P调节)第29-31页
     ·积分调节(I调节)第31-32页
     ·比例积分调节(PI调节)第32-33页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PID调节)第33-35页
   ·比例微分调节器的特点第35-36页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第36-38页
   ·控制器对控制性能的形响第38-39页
     ·比例作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第38页
     ·积分作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微分作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第39页
   ·控制规律的选择第39页
   ·数字PID控制算法第39-40页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第40-41页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第41页
   ·数字PID控制系统采样周期的选择第41-42页
   ·本系统所采用的PID算法第42-44页
6 PID的整定方法第44-67页
   ·齐格勒-尼柯尔斯法则第44-46页
     ·第一种方法第44-45页
     ·第二种方法第45-46页
   ·广义频率法第46-52页
     ·采用比例调节器第48-49页
     ·比例积分调节器第49-51页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第51-52页
   ·工程整定方法第52-57页
     ·衰减曲线法第52-53页
     ·临界比例带法第53-54页
     ·动态参数法第54-56页
     ·经验法第56-57页
   ·四种工程整定方法的比较第57-58页
     ·衰减曲线法第57页
     ·临界比例带法第57页
     ·动态参数法第57页
     ·经验法第57-58页
   ·本平台所采用基于曲线拟合的PID参数整定方法第58-59页
   ·基于曲线拟合的最大切线法第59-60页
   ·基于曲线拟合的近似计算法第60-61页
   ·本系统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步骤第61-62页
     ·最大切线法整定步骤第61页
     ·近似计算法整定步骤第61页
     ·实验数据计算第61-62页
   ·系统实验第62-63页
   ·基于比例的云台控制第63-65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5-66页
   ·结束语第66-67页
7 结论第67-70页
   ·总结第67页
   ·展望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拟齿轮测量中心的触测检测
下一篇:基于Xen的系统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