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36页 |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半导体量子点荧光生物标记 | 第14-21页 |
·SiO_2 包覆有机染料纳米粒子荧光生物标记 | 第21-22页 |
·稀土掺杂纳米晶荧光生物标记 | 第22-26页 |
·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与应用研究 | 第26-33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第2章 亲水性NaYF_4上转换荧光纳米晶的合成与生物标记 | 第36-68页 |
·本章引论 | 第36-38页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38-41页 |
·NaYF_4 发光纳米晶的制备与表面修饰所需试剂 | 第38页 |
·制备磁性Fe_3O_4 纳米晶所需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中所需生化试剂 | 第39-40页 |
·NaYF_4 发光纳米晶的合成路线 | 第40页 |
·磁性Fe_3O_4 纳米晶的合成路线 | 第40-41页 |
·材料表征 | 第41页 |
·操作步骤 | 第41-51页 |
·NaYF_4 纳米晶的合成 | 第41-42页 |
·NaYF_4 纳米晶的zeta 电位测定 | 第42页 |
·NaYF_4 纳米晶的表面功能化修饰 | 第42-43页 |
·NaYF_4 纳米晶的生物素标记 | 第43-45页 |
·生物素标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45-46页 |
·亲和素的定量检测 | 第46页 |
·磁性Fe_3O_4 纳米晶的合成 | 第46页 |
·磁性Fe_3O_4 纳米晶的表面功能化修饰 | 第46-47页 |
·磁性Fe_3O_4 纳米晶的核酸修饰 | 第47-49页 |
·发光NaYF_4 纳米晶的核酸修饰 | 第49页 |
·目标核酸的检测 | 第49-51页 |
·结果与表征 | 第51-66页 |
·发光NaYF_4 纳米晶的TEM 表征 | 第51-52页 |
·发光NaYF_4 纳米晶的XRD 表征 | 第52-54页 |
·上转换荧光发光机理 | 第54-56页 |
·发光NaYF_4 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性质 | 第56-57页 |
·发光NaYF_4 纳米晶的Zeta 电位测定 | 第57-58页 |
·聚电解质修饰后的发光NaYF_4 纳米晶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58-59页 |
·荧光能量转移体系的建立 | 第59-61页 |
·亲和素的定量检测 | 第61-62页 |
·磁性Fe_3O_4 纳米晶的表征 | 第62-64页 |
·DNA 的磁分离与荧光检测模型 | 第64-65页 |
·核酸的上转换荧光检测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3章 氨基功能化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和空心纳米球的合成与应用 | 第68-84页 |
·本章引论 | 第68-69页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69-7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9-70页 |
·反应路线 | 第70-71页 |
·材料表征 | 第71页 |
·操作步骤 | 第71-74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Fe_3O_4 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71-72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Fe_3O_4 纳米空心球的合成 | 第72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Fe_3O_4 纳米粒子同人IgG-Ag 的偶联 | 第72-73页 |
·目标抗体的磁分离 | 第73-74页 |
·活体磁共振成像 | 第74页 |
·结果与表征 | 第74-83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Fe_3O_4 纳米粒子的TEM 表征 | 第74-75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Fe_3O_4 空心纳米球的TEM 与SEM 表征 | 第75-76页 |
·纳米晶的XRD 表征 | 第76-77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晶的磁性检测 | 第77-78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晶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78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晶在抗体分离中的应用 | 第78-80页 |
·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晶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4章 单分散氟化物与硫化物纳米晶的合成与发光 | 第84-111页 |
·本章引论 | 第84-86页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86-8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86-87页 |
·反应路线 | 第87页 |
·材料表征 | 第87页 |
·操作步骤 | 第87-89页 |
·发光LaF_3 纳米棒的合成 | 第87-88页 |
·发光NaLaF_4 纳米棒的合成 | 第88页 |
·发光半导体纳米棒和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88-89页 |
·结果与表征 | 第89-109页 |
·纳米晶的TEM 表征 | 第89-93页 |
·纳米晶的XRD 表征 | 第93-96页 |
·NaLaF_4:Ce~(3+)-Tb~(3+)纳米晶的能谱分析 | 第96-97页 |
·NaLaF_4:Ce~(3+)-Tb~(3+)纳米晶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97-98页 |
·氟化物纳米晶的下转换荧光性质研究 | 第98-99页 |
·Ce~(3+)-Tb~(3+)离子对间能量转移荧光发射机理探讨 | 第99-100页 |
·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性质研究 | 第100-101页 |
·Ce~(3+)-Tb~(3+)和Yb~(3+)-Er~(3+)两组离子对共掺杂的纳米晶 | 第101-102页 |
·同时上转换和下转换荧光纳米标记物的制备与发光 | 第102-105页 |
·亲水性量子点纳米球的TEM 与荧光光谱 | 第105-107页 |
·表面羧基化的QDs@polymer 纳米球的制备及荧光成像 | 第107-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5章 亲水性氟化镧和稀土配合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发光及应用 | 第111-135页 |
·本章引论 | 第111-113页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113-11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13页 |
·反应路线 | 第113-114页 |
·材料表征 | 第114页 |
·操作步骤 | 第114-119页 |
·发光LaF_3 纳米晶的合成 | 第114页 |
·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 | 第114-116页 |
·罗丹明B 异硫氰酸酯的修饰 | 第116页 |
·葡萄糖的测定 | 第116-117页 |
·氨基功能化SiO_2 纳米球的制备 | 第117-118页 |
·稀土配合物发光纳米球的制备 | 第118页 |
·溶液中痕量水的定量检测 | 第118-119页 |
·结果与表征 | 第119-133页 |
·LaF_3 纳米晶的结构表征 | 第119-120页 |
·Ce~(3+)离子掺杂浓度对LaF_3 纳米晶的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LaF_3 纳米晶的光谱性质研究 | 第121-122页 |
·发光LaF_3 纳米晶的表面修饰与红外光谱表征 | 第122-124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 | 第124-125页 |
·基于纳米晶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建立 | 第125-127页 |
·葡萄糖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 | 第127-128页 |
·制备水杨酸镧配合物发光纳米球的影响因素 | 第128-130页 |
·配合物发光纳米球的TEM 表征 | 第130页 |
·配合物发光纳米球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130-132页 |
·配合物发光纳米球的荧光研究及水的测定 | 第132-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6章 单分散四氟钇酸钠纳米晶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 | 第135-164页 |
·本章引论 | 第135-136页 |
·反应路线设计 | 第136-13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36-137页 |
·反应路线 | 第137页 |
·材料表征 | 第137页 |
·操作步骤 | 第137-138页 |
·结果与表征 | 第138-162页 |
·氟化钠用量的影响 | 第138-142页 |
·掺杂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142-146页 |
·反应时间与温度的影响 | 第146-150页 |
·反应物用量的影响 | 第150-152页 |
·其它反应条件或不同掺杂条件下合成的纳米晶 | 第152-153页 |
·纳米棒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 第153-157页 |
·纳米晶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157-160页 |
·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发光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160-162页 |
·疏水性纳米晶的表面修饰 | 第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162-164页 |
结论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8-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