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珔《说文假借义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上编:研究部分 | 第8-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一) 著者朱珔生平 | 第8-9页 |
(二) 《說文假借義證》的版本 | 第9-10页 |
(三) 《說文假借義證》研究述评与研究意義 | 第10-11页 |
(四) 《說文假借義證》的體例 | 第11-16页 |
第二章 朱珔的假借理論 | 第16-33页 |
(一) 關於假借與通假 | 第16-17页 |
(二) 關於通用 | 第17页 |
(三) 關於古今字與通假字 | 第17-20页 |
(四) 關於異體字與古今字、異體字與假借字 | 第20-23页 |
(五) 關於俗體字 | 第23-24页 |
(六) 關於轉注 | 第24-26页 |
(七) 關於引申假借 | 第26-28页 |
(八) 關於新附 | 第28页 |
(九) 關於讀如與讀若: | 第28-31页 |
(十) 關於轉語 | 第31-32页 |
小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術語及假借方式 | 第33-45页 |
第一節 術語 | 第33-36页 |
第二節 假借形式考察 | 第36-45页 |
(一) 形義 | 第36-38页 |
(二) 聲韻 | 第38-45页 |
第四章 《義證》的成就與不足 | 第45-49页 |
(一) 成就 | 第45-48页 |
(二) 不足 | 第48-49页 |
參考文獻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