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的基本特征及价值意蕴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21页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第9-11页
        1.研究缘起第9-10页
        2.研究问题第10-11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1-12页
        1.蒙养第11页
        2.蒙养教材第11-12页
        3.道德类蒙养教材第12页
    (三)研究现状综述第12-19页
        1.有关蒙养教材的研究第12-17页
        2.有关道德类蒙养教材的研究第17-19页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第19-20页
        1.研究目的第19页
        2.研究价值第19-20页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20-21页
        1.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页
        2.研究方法第20-21页
一、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的兴盛繁荣及主要原因第21-38页
    (一)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的兴盛繁荣第21-31页
        1.道德类蒙养教材的历史溯源第21-24页
        2.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的丰富与多元第24-31页
    (二)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兴盛繁荣的主要原因第31-38页
        1.政治改革与集权统治提出现实要求第31-32页
        2.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发展空间第32-33页
        3.理学的产生与图书文化事业的兴办起到推动作用第33-35页
        4.印刷术的发明与造纸业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第35-36页
        5.教育内部的良性循环提供原动力支持第36-38页
二、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的基本特征第38-52页
    (一)丰富性与多样性第38-43页
        1.德育内容丰富多彩第39-41页
        2.德育方法多种多样第41-43页
    (二)生活性与实践性第43-45页
        1.寓德育于日常生活第43-44页
        2.以知导行知行合一第44-45页
    (三)规范性与趣味性第45-49页
        1.内容编排清晰明了第46-47页
        2.教材编排生动有趣第47-49页
    (四)稳定性与变化性第49-52页
        1.一脉相承相对稳定第49-50页
        2.顺应时代不断演进第50-52页
三、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的价值意蕴及历史局限第52-58页
    (一)道德类蒙养教材的价值意蕴第52-55页
        1.以“重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传承第52-53页
        2.以“修身”为途径的德育价值取向第53-54页
        3.以“兴趣”为导向的儿童教育方式第54-55页
    (二)道德类蒙养教材的历史局限第55-58页
        1.封建伦理道德的印记第55-56页
        2.过于强调统治阶级的意志第56-58页
四、宋元明清时期道德类蒙养教材对当今道德教育的启示第58-66页
    (一)德育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第59-60页
        1.遵循儿童认知特点第59页
        2.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第59-60页
    (二)加强行为养成与情感培养相结合第60-62页
        1.规范与引导第61页
        2.教育与自我教育第61-62页
    (三)促进德育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联系第62-64页
        1.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第62-63页
        2.加强家校联系第63-64页
    (四)教材编写要生动活泼,激发兴趣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军事用语在非军事领域中的扩散研究
下一篇: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形谓句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