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引言第11-13页
一、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第13-19页
 (一) 公司治理的概念第13-14页
 (二) 公司治理的两种代表性理论及其比较第14-19页
  1.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第14-15页
  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5-17页
  3. 二者的比较第17-19页
二、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9-26页
 (一) 银行与公司(企业)的关系分析第19-20页
 (二)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第20-23页
  1. 公司治理内部制衡的需要第20-21页
  2. 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拓展公司利润空间第21页
  3. 有利于提高公司长期绩效第21-22页
  4. 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第22-23页
 (三) 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行性第23-26页
  1. 银行自身利益驱动第24-25页
  2. 银行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第25-26页
  3. 适合的外部环境第26页
三、国外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及其借鉴第26-34页
 (一) 美国的“防火墙”制度第26-28页
 (二) 日本主银行制度第28-30页
 (三)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第30-32页
 (四) 借鉴第32-34页
四、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不足第34-44页
 (一)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第34-36页
 (二)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依据第36-39页
  1. 公司法第36-37页
  2. 民事诉讼法和破产法第37-38页
  3. 行政规章第38-39页
 (三) 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不足第39-43页
  1. 现行制度不够合理第40-41页
  2. 规范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相关制度的目的过于单一第41页
  3. 银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缺失第41-43页
 (四) 我国公司治理中银行债权人作用弱化的原因分析第43-44页
  1. 公司治理理论认识不足第43页
  2.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成熟第43页
  3. 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当限制第43-44页
  4. 在保护银行债权意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第44页
五、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参与方式及法律途径第44-54页
 (一) 参与方式的选择第44-46页
  1. 以债权人身份第44-46页
  2. 以股东身份第46页
 (二) 法律途径第46-54页
  1. 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为指导第46-48页
  2. 为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中提供立法支持第48-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现代核分析技术的古钧瓷鉴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车架管材小弯曲半径热成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