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动力装置论文--内燃机动力装置论文--柴油机论文

柴油机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引言第10页
   ·可变气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技术特点第10-19页
     ·凸轮驱动可变气门系统第11-15页
     ·非凸轮驱动可变气门系统第15-19页
   ·本文的选题背景第19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9-20页
     ·研究目标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可变气门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第21-27页
   ·可变进气门正时第21-22页
     ·可变压缩比第21-22页
     ·可变充气效率第22页
   ·可变排气门正时第22-23页
   ·可变气门升程第23-24页
     ·降低配气系统能耗第23页
     ·提高进气流速第23-24页
     ·控制进气气流方式第24页
   ·停滞气门第24-25页
     ·可变工作排量第24页
     ·降低启动扭矩第24-25页
   ·可变气门速度第25页
     ·提高充气效率第25页
     ·降低能量消耗第25页
   ·可变气门重叠角第25-26页
     ·改善怠速稳定性第25页
     ·降低燃油消耗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柴油机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总体设计第27-44页
   ·200型柴油机配气参数第27-30页
     ·200型柴油机基本参数第27-28页
     ·200型柴油机凸轮驱动气门升程计算第28-30页
   ·液压驱动气门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液压驱动机构参数计算第31-34页
     ·动态过程分析第31-34页
   ·电-液驱动系统仿真设计第34-43页
     ·电-液驱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系统模型仿真计算第35-40页
     ·驱动机构设计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试验研究第44-73页
   ·柴油机电子-液压控制系统试验台简介第44-45页
   ·可变气门系统的基本构成第45-49页
     ·液压系统第45页
     ·测控系统第45-48页
     ·驱动机构第48-49页
     ·模拟柴油机第49页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试验研究第49-72页
     ·电磁阀1试验第49-62页
     ·电磁阀2试验第62-70页
     ·气门开启持续期调节试验第70-71页
     ·气门位移调节试验第71页
     ·气门重叠角调节试验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适应性分析第73-80页
   ·系统对工况的适应能力第74-76页
     ·气门开启速度的调节第74-75页
     ·气门部分升程的调节第75-76页
     ·气门正时的调节第76页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的改进第76-80页
     ·驱动油路、控制系统的改进第76-77页
     ·电控可变气门系统一致性解决方案第77-78页
     ·驱动机构的改进第78-8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论文总结第80-81页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方麦冬丸治疗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研究